4月21日-5月5日,
立夏
陰晴變幻,綠水風試暖,夏木初成蔭
撰文 | 攝影:向定乾:綽號“熊貓爸爸”,陜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職工
19歲時,為來秦嶺做大熊貓野外研究的北京大學潘文石、呂植教授當助手,從此與秦嶺百獸百草結下不解之緣。1995年,成為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伊始的首批職工,從事一線野外巡護、監測及研究工作三十余年。
2008年3月,基于對秦嶺野生熊貓幾十年如一日的深入觀察追蹤,拍到了世界首張野生大熊貓樹上交配的照片。
現作為“山水伙伴”公眾號的特邀作者,定期撰寫秦嶺大山中的節氣札記。
△
立夏將至,
俯瞰保護區層巒疊嶂的山巒,
在針闊混交林中,
唯有一株株盛開的杜鵑花耀眼奪目。
△
三葉木通也叫八月炸,
紫紅色的花朵在微風中擺動著,
為暮春增色添彩。
△
菜地里大蔥白色球狀的花朵上,
成群的中華小蜜蜂在上面吸食著水蜜,
這種現象還是第一次觀察到。
△
茂密的巴山木竹林下光影斑駁,
剛剛出土的新筍讓大熊貓來到這里,
留下取食后的筍殼,以及還冒著熱氣的糞便。
△
暮春時節,有時仍陰雨綿綿,
高海拔的山巔在水霧中時隱時現,
總能體現出秦嶺的雄偉和神秘。
△
雨后的叢林陰暗潮濕,
一只紅腹錦雞(雄、亞成體)在灌叢中悠閑漫步。
過不了多久,
它也將成為一只羽毛艷麗的個體。
△
懸崖峭壁上的苔蘚中,
鉆出了一顆顆紫紅色的花蕾,
有的才剛剛開始綻放,
它們是蘭科植物獨蒜蘭。
△
路邊草叢中,
一只正處于北遷的虎斑地鶇遇到強降雨,
被迫在此覓食休息,
等待雨住天晴。
△
黑喉石?也成對從南歸來,
這里是它們每年春秋遷徙的必經之地。
△
在大霧彌漫的山坡上,
一頭雌性林麝弓著背正在排泄自己的糞便。
△
剛剛排出的便便還冒著熱氣,
成堆的糞便是多次留下來的,
也是它們的一種領地標記行為。
△
石壁上早已干枯的片狀地衣,
在雨露到來后的滋養下,
開始蓬勃生長,
展現出各種圖案。
△
剛剛展葉的密林叢中,
橙胸姬鹟開始鳴叫,相互追逐,占領巢域,
又進入了新一輪的繁殖期。
△
晴好的日子里,
枝繁葉茂的枝冠間,
一個赤紅色的身影在跳動,
原來是一只藍喉太陽鳥(雄)
在牛姆瓜的藤蔓上吸食花蜜。
△
山坡下,
一頭雄性林麝正在長滿綠色苔蘚的石堆中
一邊休息,一邊反芻,
它們悠閑的生活正是我們保護成效的體現。
△
紅腹角雉(雄)飛上茂密的樹冠叢中,
開始像嬰兒啼哭般“哇哇”鳴叫,
它們用這種方式占領著巢區吸引著伴侶。
△
在秦嶺箭竹林中,
褐頭雀鶥也開始振翅追逐,
進入了繁殖期。
△
在高大的巴山冷杉枯立木主干上,
一個似樹皮般的身影在攀爬,
這是一只高山旋木雀在樹皮的縫隙中尋找筑巢之所。
△
在海拔2500米的山梁上,
紅樺才開始冒芽,
唯有正在盛開的太白杜鵑花為這里帶來春天的生機。
△
而海拔1400米的闊葉林,
已是翠綠養眼,
一只鷹雕正盤旋在上空,
尋找林中的獵物。
△
回到華陽鎮,
逆光中朱鹮掠過靚麗的身影。
它瞬間的美麗,
永遠牽動著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的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