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國家扶林政策的陸續出臺,精明的溫商捷足先登,開始鐘情于林業,在全國林業大手筆投資背后不時閃爍著溫商的影子。從當初的藏在深山無人識,到民資涌動頻繁介入交易,林業投資魅力幾何?又有著怎樣的投資風險?
棄工務林,溫商熱衷打造林業經濟
溫商楊欣國怎么也想不到,去年6月份的云南林業考察之行,會讓他義無反顧地投身這個陌生的行業。
從事皮革生意十幾年后轉身林業投資,楊欣國稱并非心血來潮,一直在關注國家林改政策的他預言,“好的林地越來越少,越發顯得金貴,加上國家政策扶持,林業‘錢景’無限。”
自購得200多畝國有商品林林地林木50年的使用權后,楊欣國準備將其開發打造成集旅游休閑采摘于一體的林業山莊。“這僅僅是投石問路之舉,如果未來運行良好,接下來將和合伙人再投資林業,種植鐵皮石斛等名貴中藥材。”楊欣國說道。
在他投資的這塊與緬甸為鄰的林業用地上,有年開采4000方林木的砍伐指標,多以西南樺、柚木等優質高檔木材樹種為主,接近熱帶的林地上,更適合種植各種經濟作物。這就像巨大的磁場一樣,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投資資金。據楊欣國介紹,早在他之前,就有不少溫商在此投資林業。
筆者前年在中越邊城憑祥采訪時就了解到,當地涌現出不少紅木家具交易市場,其中不少由溫商開辦,他們不僅辦市場,還在當地承包林地,有溫商在當地承包試種黃花梨,經濟效益開始顯現。
除了在外的溫商,溫商投資本地林業的也大有人在,其中不乏行業巨頭。
2011年,人民電器集團首期投入2000萬元,從我國南方地區和加拿大引進紅豆杉共200萬株。種植的林地選在樂清牛鼻洞村的2000多畝荒山上,租期50年。
正泰集團同樣對進軍林業充滿信心。該集團工作人員張帆透露,該集團于去年在安吉購得500畝林地經營權,主要從事有機蔬菜生產,這僅僅只是開始,目前正在做前期測試,一旦效果顯現,將擴大投資力度。
服裝企業也打起了林地的主意。從事服裝生產的森馬集團此前便租賃了溫州甌海澤雅龍頭村的200畝林地20年的使用權,大規模種植甌柑,并注冊商標開發后續產品。
政策利好,投資熱情一路高漲
“隨著實業利潤率的下降,林業產業開始受關注。林權投資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項目經理朱慶介紹說,受過去定價過低等影響,現在林權的溢價正變得異常迅猛,以交易所處理過的兩塊林地為例,從2010年到2011年年中,江山市的一塊林地拍賣時漲了50%,這樣的漲價,在其他林區經常發生。
嗅覺敏銳的溫州人無疑是最早發現其投資價值的那一批人。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透露:“2010年交易所剛開張,第一波客人全是溫州人,他們拎著錢就說要跟我們合作,要我們介紹客戶。”
2011年10月15日,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在溫州舉辦了麗水市生態林業投資項目招商推介會,向龐大的溫州民間資本拋來了“繡球”。交易所工作人員回憶說,溫商參與熱情之高超出預想。推介會前,就有50多個溫州老板提前預約登記。現場大廳更是座無虛席。一些心急的老板等推介會一結束,就驅車趕往麗水的項目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
國家扶持林業發展的政策出臺后,各項政策性補貼吸引了大量開發資金。如麗水對流轉期限5年以上、簽訂流轉合同,并且經營林地面積超過200畝的規模經營主體,允許按經營面積3‰-5‰的比例在經營土地范圍內建設農家樂、林家樂、生產管理用房等配套設施。“林權抵押有貼息,林業龍頭企業、五星級農家樂都有補貼。這些補貼加起來,數額不菲。”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總經辦主任林瑩說,這些利好政策無不刺激著投資商的神經。
“國家啟動林權制度改革后,林業勢必會成為大家爭奪的新領域,如果是懂行的人管理、品種組合好,每兩年的正常投資收益,都會在30%以上,這比普通工業企業高得多。”朱慶說道。
資源稀缺,珍貴林地越發難求
“隨著林改的深入,林地資源越發稀缺。”朱床說,隨著大量民資的介入,無論是發展經濟林、花卉苗木,還是搞旅游度假、生態養生,現在想找到合適的上規模的林地已經越來越難,它們都像當年的房產絕版地塊一樣,變得異常搶手。
據介紹,因為原料供應不足,山茶油的原料價格一漲再漲,光是每百斤山茶油籽的加工費,就從4年前的12元,升至2012年的35元。“現在上萬畝以上,至少一兩千畝連片的林地在我省幾乎已找不到。”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介紹說,如今離杭州周邊一個小時范圍內的林地,第一難找,第二價格很貴,而在安吉,林權流轉價格已接近2萬元一畝。
隨著科技創新、品種改良,造林的經濟效益日益凸顯,潛力很大。民間資本造林熱情緣何這般高?據溫州市林業局林業處工作人員分析,政策上,國家近年來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造林,并出臺優惠政策,破除了困擾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壁壘”。宏觀上,首先是近幾年來木材市場行情好,價格普遍上揚,個別樹種價格甚至翻了好幾番;其次是許多木材深加工企業規模擴大,原料需求加大,從穩定林木資源供應渠道考慮,必須建立自己的經濟林基地;再次是林業科技的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層出不窮的新品種又提升了效益。
切勿“炒林”,投資風險不可小覷
今年2月1日,《浙江省林權流轉和抵押管理辦法》出臺后,林權投資開始走向規范化。
與此同時,火熱投資的背后,風險隨之而來。
“企業投資相對理性,他們有清晰的發展規劃,個人投資相對盲目,投機成分重一些。”朱慶分析說,在他接觸的客戶中,明顯感到有像當年“炒房”一樣的投機客,只要價位合適,成交幾乎是瞬間完成。
一位溫商毫不猶豫地購買了金華一塊林地的經營權后說,“好林地先買了再說。這樣的資源只會越來越少,越來越金貴。”
這幾乎是當下很多投資者的共同心態。據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介紹,有的甚至開始當起了林業“開發商”的角色。整體買了后再分銷,你一畝、我一畝,一塊塊地出讓,短期內就能回籠資金。
“林業投資是中長期的投資,后期管理維護顯得異常重要,一些投資者今天買了以后,明天就想賣更高的價格,這不是正確的投資心態,也容易把自己套進去。”朱慶說道,林業不同于房產和藝術品,它們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是消費品,后者是生產資料,沒有那么多的受眾面。
為了預防投機性的炒作,不少地方出臺了政策,對林權買賣進行相關限制,“兩到五年內不得再轉讓。”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解釋說,規定這一期限自有原因,“長得最快的竹子要兩年,一般經濟作物最少五年,而用材林則至少十年以上。”
投機背后是不斷出現的私下交易,這更放大了投資風險,不少商家私下里從沒有林權證的林農手中購買后,毀約現象經常發生,叫苦不迭。
“進場交易,不僅有規范的合同,還有錄音錄像,確保萬無一失。”朱慶介紹,在過去幾年內,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做的林權投資交易一直保持著零風險,他呼吁一定要走正規交易途徑,投資要多幾分理性、少幾分盲目。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