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發展催生了民宿的發展,旅游的熱潮讓民宿成為了市場的熱詞,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部門和個人的關注,但什么是民宿?民宿應該如何發展?未來的民宿將何去何從,還需要更多的探討和實戰,國外和臺灣的民宿雖然發展的比較成熟,但對于中國大陸的民宿發展只能是一個思維引爆點,因為土地性質和國家政策關系,臺灣和國外的民宿發展模式,無法在大陸地區進行復制,大陸民宿還需要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一、中國民宿現狀
中國現代民宿的起源基于這幾年旅游目的地酒店接待能力不足,從而衍生出來的酒店替代性產品,但因地域差異和逐利性,全國各地的民宿產品五花八門,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目前國內對民宿的定義還沒有清晰明確,正走在一個摸索前行的路上,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民宿商戶現在有大約三十萬戶,經營者之多,而且每年還以非??斓乃俣仍鲩L,大多數民宿的打造都是基于旅游目的地和知名景區的龐大客源進行原土打造,目前還僅僅是一種旅游附屬服務產品。
國內民宿的發展因為缺少經驗,很多的理念都是照抄國外和臺灣,尤其是對于臺灣民宿的理念復制,但因為國內農民的文化素質水平偏低,政府政策不同,所以臺灣的理念雖然很好,但到了大陸地區可能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對于服務理念,更多的是效仿了國內星級酒店的服務標準,民宿服務的酒店化,這無疑是一個產業的發展悲哀,這個過程就是民宿發展自我迷失的過程,如果持續下去,那也就沒有了民宿,有的只是一個個鄉村精品酒店而已,缺少生活氣息和生活體驗,因為生活才是最高級別的旅游產品。
二、臺灣與大陸民宿發展的差異
(一)土地性質的不同
臺灣的土地所有權是私有化的,可以繼承、可以買賣、可以租賃,對于土地所有者而言,在自己的土地上開發建設,無論何時都是自己的財產,所以在投資的過程中,無需考慮過多的政策因素,因為即使是政府要征用土地也是要買的,土地的私有化也就表明了固定資產投入的長期持有化,這樣就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大膽做自己的事。
大陸的土地的所有權是國有的,作為投資人只有幾十年的使用權而已,在打造的前期要考慮的政策因素較多,因為一旦涉及到國家對土地征用,那資金的投入就會成為一個虧本的買賣,再好的投入最終也會歸為國有,這就要求投資人或當地百姓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就要把成本進行固定期內的均攤,這也就給開發者帶來了較大的經營壓力。
(二)農民素質差異較大
臺灣民宿至1980年代開始到現在也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臺灣整體的人民素質較高,加之三十多年的發展,臺灣民宿的發展已經趨于成熟,而大陸地區民宿屬于剛剛發展初期,更多目的是為了幫助農民的脫貧致富,經營者整體文化水平較低,趨利性明顯,服務意識缺失,這也就出現了中國民宿發展的野蠻生長期,但隨之而來的也就是市場的篩選期,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是對于一個行業而言卻是一個質的升華。
三、民宿是鄉愁文化得以傳承的載體
民宿不僅僅是旅游過程中酒店住宿的補充,應該說民宿是一個獨立的業態,一個有故事、有心靈觸動的業態。中國的鄉村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鄉村都適合民宿的發展,要不文化傳承較好,本土文化氛圍濃郁;要不依賴于旅游目的地和知名景區,以旅游發展附屬服務產品的角色而得以存在和發展。
當前鄉村旅游因為本土農民的大量參與,對于提升地方經濟,改變民生,幫助地方百姓致富脫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鄉村旅游成為了一條提升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便捷之路,民宿也就成為了鄉村旅游主要的經營業態。目前國內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民,因為在家經濟收入微薄,大部分人選擇了走出村莊,外出打工,加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村莊失掉了原住民,歷代傳承的文化和質樸也在逐漸消逝。
讓農民把地方文化變成生產力,這樣就可以減少農民外出務工,同時讓更多的農民熱衷于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工作與生活的融合,不得不說是本土文化最好的傳承方式方法,民宿因為是利用本土資源和原有房屋的打造,對與百姓而言進入門檻較低,又因為越來越多的農民因為民宿的發展掙到了錢,所以帶動效應明顯。
進入門檻低、不改變生活習慣、經濟收入較高,這無疑給地方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融合點,民宿要的就是人情味、要的就是那種質樸的生活狀態,對于傳承地方鄉愁文化而言,不得不說是最好的傳承載體,雖然還不是那么完美,但可以慢慢的完善提升。
四、民宿發展需要的是時間不僅僅是金錢
民宿成為了熱詞,自然會得到資本的關注,但因區位不同,文化不同,因此民宿并不是一個標準化產品,無法進行快速復制,資本可能快速復制無數個本土建筑,但卻永遠無法復制文化,因為文化是一種習慣,是歲月的積淀。
現在越來越多的所謂“民宿”,在快速的崛起,星級酒店的管理模式加上精致的內部裝修,看上去很高雅,但這是真正的民宿嗎?動輒幾百元每間夜的收費標準,讓人感覺這更像變形版的星級酒店。這些“民宿”除了坐落在村落里,外形和地方建筑相似,真不知道還有哪些方面能夠被稱之為民宿。民宿的本質就是民居,為何賺錢,因為投入低,為何得到市場的認可,是因為價位合理服務大眾,民宿得以支撐的核心就是人情味的服務,但這個卻是農民最不缺的,用自己最富有的——好客的熱情;換取自己缺少的——金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理想的狀態。
大額度的資金投入打造“民居”,自然就提升了經營成本,成本的提升為了盈利就必須增加售賣價格,這樣就在無形之中脫離了大眾市場。精裝低調奢華房、高價位、幾間房、品質化服務,這幾點走到一起,是不是有點像是高端會所呢?資本的快速進入只會讓“民宿”回歸到了酒店和會所的故里。一樣的本質,無論如何包裝也難以真正的變成它,走進民宿,我們更多的不是去享受,而是去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狀態,去感知房屋主人的生活氣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的積淀,是金錢無法企及的高度,要做好民宿需要的是時間而不僅僅是金錢,要耐得住寂寞,品得了鄉愁。
五、中國民宿發展將會遇到的問題
(一)農民自主發展的盲目性
很多地方因為旅游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外地客源,一部分本地人因為民宿的經營,賺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致使很多當地百姓盲目跟風,投入到民宿經營的浪潮之中,因為缺乏打造和經營經驗,各式民宿產品可謂五花八門,民宿經營服務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坐等客人上門的情況嚴重(在客源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一旦出現競爭客源不足,大多數經營者根本不懂得營銷)。
農民自主的產品打造因為缺乏經驗和專業性,往往會耗費相對較高的資金成本,而且產品可能會失去本土氣息,因為農民認為的好是城市的模式,往往會有心走錯路。又因為農民本身不懂如何做市場,而且目光短淺,如果在短期內沒有客源,就會動搖,加之趨利性心里嚴重,可能會忽略服務的質量,影響自身經營的持久性。
(二)精品化民宿脫離大眾市場
現在有很多資本充裕的個人或公司會選擇走進鄉村,租幾間老屋,開發民宿,這是一種情懷,同時也考慮到盈利,個性化的精細打造,高成本的支出,必然會有較高的售賣價格,加之少量的房間,這樣的“民宿”更多的是接待了中高端客人,這樣的“民宿”真的還能稱之為民宿嗎?
真正的民宿應該是經濟實惠、干凈整潔、有本土氣息、對接大眾市場,脫離了大眾市場的民宿是否還能稱之為民宿呢?現在國內五星級酒店的平均房價也只有五六百元而已,四星級則更低,但很多“民宿”的房價,現在的平均房價竟然達到了幾百到上千元,這和高端私人會所是否有一拼呢?脫離大眾市場的“民宿”是否和“民宿”這個稱呼真的匹配,是否有更合適的標簽,這個就需要更多的考量了。民宿熱了,但不是所有的相似產業都可以貼上民宿的標簽,時間和市場可以驗證一切,真的永遠是真的,假的永遠是假的,泡沫注定不會長久。
(三)資本的野蠻進入與地方關系的矛盾
任何一個產業的火爆都會受到資本的關注,資本的進入更多的是要求快進快出,利益是第一追求。大規模的進入,而且利益第一,就必然會和當地的村民產生利益矛盾,土地的征用,房屋的租賃,開發打造無處不和當地百姓產生交集,資本運作的思想模式遇到本土百姓的眼前利益思維和持續膨脹的金錢欲望,碰撞出的應該不僅僅是火花,更大的可能性是產生高能量的大爆炸(哈哈)。
資本往往相信,金錢能夠主導一切,但民宿不僅僅是“宿”還有“民”,“民”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文化、是一段故事,金錢可能會完成很多事,但卻永遠打造不出那份淳樸的本土文化,資本可以打造出任何精美的“軀殼”,但永遠無法構筑“靈魂”。民宿不僅僅是旅游服務的附屬品,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的文化,資本的商業化進入本身就是對一種本土文化的破壞,但民宿的核心又是這種生活文化,不得不說,資本的進入本身就是一個矛盾。
一面是利益、一面是生活,要解決矛盾就要找到這兩方面最好的融合點,也許資本應該放慢腳步,更多的時候讓當地人自己發展,而作為資本更多的是資源整合和幫扶指導,讓專業和資金優勢嫁接在本土村民發展的基礎上,也許這樣能夠更好地保留民宿的“靈魂”,還能給資本帶來所需要的利益。
資本進入民宿市場的時候,請溫柔點,當資本一心謀求利益時,就必然會和當地百姓爭奪資源,強龍不壓地頭蛇,只有和諧才是發展的硬道理,和百姓打交道需要的是時間、耐心、真心,沒有捷徑,這不僅僅是矛盾,更是一個死結。
(四)商業化淡化鄉土氣息
民宿的靈魂是人情、是質樸,但商業化的發展會快速的洗滌當地人的本土氣息,因為百姓更多是低文化人群,目光短淺,只看眼前利益,為了快速逐利,必然會被商業化快速同化,這也必然會是民宿發展的一個悲哀,沒有了生活的民宿,真的就成了旅館,那時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
六、民宿是獨立的旅游吸引核
以往的民宿是旅游接待中酒店的補充,幾乎所有的民宿都依賴于旅游景區或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客源供給,民宿更多的角色則是旅游服務的附屬品,缺乏獨立性。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整個社會越來越缺少真實與信任,更多的則是利用與被利用;金錢與交易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丟失的不僅僅是朋友而是最無價的人性。而這也必將成為未來人們最迫切的需求。
民宿不僅僅是一個提供食宿的場所,更多的時候他提供的是一個生活體驗和一份真實,鄉土文化的淳樸和百姓的質樸,就是未來人們內心最大的精神需求。觀光度假給人們帶來的更多的是感官上的享受,而鄉村度假,將會滿足的更多是精神訴求,這不僅僅是是吃和住,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回歸。
民宿的發展未來必然會走向獨立,不必依附其他資源的客源市場,因為民宿所衍生出來的是一種最真的文化,在這里會有更多的體驗和參與,這些更能觸動客人的內心世界,民宿不僅僅是民宿,而是一個產業,玩轉民宿,就要學會創新衍生,讓一切源于生活,融于生活,保持真實,是永遠的王道。民宿的獨立發展有點類似與主題公園——鄉村主題公園,但不同的是因區域的不同,一樣的主題,卻有不一樣的內涵。
民宿的發展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想玩轉民宿我們就要解決一切遇到的問題,我們有情懷,但情懷卻不能解決問題,更多是需要實際的解決方案,金錢、時間、真心、專業、耐心等等。情懷是民宿的精神、民宿是情懷的寄托,更多的時候我們玩轉的不是民宿而是情懷。
民宿要發展,就需要更多人為之付出和努力,玩轉民宿,難得不是民宿的修復、打造、經營,最難的是給民宿注入“靈魂”,這個靈魂就是“民宿”的主人或者經營者的靈魂,真實、真性情的那一股子人情味。即使有了靈魂,要讓讓靈魂永駐,也要保證靈魂不被商業社會所同化,做民宿真正做的是人。
玩轉民宿、玩轉人,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個人情懷”,這是一個文化的傳承,一份堅持、一份執著。
問題不斷,需要真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