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央視新聞·正直播》欄目以《圓潤憨萌“遼東灣精靈”斑海豹“洄”來了》為題,將鏡頭對準了這片生機勃勃的遼河口濕地。25分20秒的直播吸引了17.4萬人在線觀看,觀眾通過屏幕,目睹了西太平洋斑海豹(以下簡稱斑海豹)嬉戲、覓食的靈動畫面。
鏡頭里,斑海豹或慵懶地曬著太陽,或在水中靈動地穿梭,它們圓潤的身體、憨態可掬的模樣,宛如一個個靈動的“斑點藝術家”,為遼河口濕地增添了幾分俏皮與生機。這不僅是一場關于萌寵的直播,更是一次對盤錦生態的深情告白。
斑海豹愜意地生活在遼河口濕地。
22日,繼《央視新聞·正直播》欄目后,中央電視臺《天下財經》欄目報道了斑海豹在遼河口濕地生活的情況。早在3月19日,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也對遼河口濕地的生態景象進行了報道。數百只斑海豹與丹頂鶴、東方白鸛等北遷候鳥齊聚遼河口,構成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
央視聚焦這座“國際濕地之城”的生態之美,連續報道讓盤錦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也讓人們對盤錦的生態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數據顯示,近幾天每天有300只及以上的斑海豹在岸灘上棲息,預計今年斑海豹數量有望創新高。這一喜訊,也彰顯了盤錦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卓越成就。
斑海豹在岸上曬“日光浴”。
多維守護 擔當使命
盤錦的生態之美,源于其對生態保護的堅守與擔當。多年來,保護區與林濕、海警、漁業等部門協同作戰,精心守護斑海豹上岸點位,營造安全棲息環境。加強棲息地監測,加大執法力度打擊非法捕獵行為,開展宣傳教育,形成“天空地人”全方位保護格局,同時還有盤錦濕地保護協會的志愿者夜以繼日觀察守護,為海洋生態平衡穩定貢獻力量。
盤錦的生態保護不僅聚焦斑海豹,更涵蓋整個生態環境。從濕地保護到候鳥遷徙通道維護,從海洋生態修復到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生態理念貫穿城市建設發展全過程。保護區豐富的海洋資源和適宜的生態環境,每年吸引成群斑海豹洄游,為遼河口三道溝海域帶來生機活力,盤錦以多維度守護書寫生態畫卷。
憨態可掬的斑海豹。謝剛 攝
和諧共生 永續發展
盤錦通過一系列舉措,將生態保護融入城市發展的血脈。從加強濕地保護到推動綠色發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書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麗篇章。斑海豹和候鳥的到來,不僅為盤錦增添了生機,也提高了這座“生態之城”的美譽。
央視的報道,如同春風拂面,讓盤錦的生態之美被更多人知曉,也讓盤錦在生態建設的道路上更加堅定。這不僅是對盤錦過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激勵。盤錦將繼續秉持生態優先的理念,守護好這片生態寶地,讓珍稀物種在這里自由棲息,讓生態之美成為盤錦永恒的名片。
相關鏈接
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唯一能在我國海域繁殖的鰭足類海洋哺乳動物,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海上大熊貓”之稱,也被譽為“遼東灣精靈”,是“遼河口濕地三寶”之一。成年個體體長一般在1.2米到2米之間,體重約100公斤到150公斤。它們的外形呆萌可愛,身體呈紡錘形,背部灰黑色并有不規則的棕灰色或棕黑色斑點,而腹面乳白色。主要分布于楚科奇海、白令海、日本海及中國黃渤海等海域。
斑海豹對水質有一定要求,它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海水中度過,僅在繁殖、哺乳、休息和換毛時才會爬上岸或冰塊。斑海豹每年冬季從西北太平洋的寒冷水域洄游至遼東灣產崽育雛。遼東灣海域位于中國結冰區最北端,是斑海豹在世界上八個繁殖區中最南端的一個。每年11月至12月斑海豹洄來,次年1月至2月在冰上產崽育雛,4月至5月逐漸游離。
近年來,盤錦通過“退養還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等措施,為斑海豹創造了良好的繁殖和棲息環境。2021年來盤“旅居”的斑海豹為181只,2022年為253只,2023年為302只,呈逐年上升趨勢。盤錦濕地保護協會海洋動物研究室主任田繼光介紹,去年監測到的斑海豹數量最高達393只,按照每年20%至30%的增長率,今年預計能超過400只。這也標志著遼河口濕地的水質優良,同時有足夠的食物資源,能夠補給它們日常的營養需求。
本報記者 李博
責編:陳越明
編輯:趙江華
美編:陳明揚
校審:董志勇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