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景丞
冉景丞系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研究員,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長期活動于基層,從事過保護區管理、科研監測、科研管理等工作,主持和參與過國際國內研究課題多項。曾獲斯巴魯生態獎、人與生物圈長白山生態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野生動物調查先進個人、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個人等多種榮譽。已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了70余篇研究論文,出版專著五本。
編者按:第一批國家森林步道公布后,作者曾在本報發文,呼吁西南地區也需要建設國家森林步道。如今,作者愿望成真,第二批國家森林步道中有兩條位于我國西南地區。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苗嶺國家森林步道。
苗嶺國家森林步道由東向西,完全穿越苗嶺,是目前貴州境內唯一一條國家森林步道。步道呈東西走向,東起湖南通道縣,西至貴州六枝特區。主步道全長1118公里,其中湖南段102公里、貴州段1016公里。在主步道的引導下,還有不少的連接線,將苗嶺區域的山山嶺嶺相連,讓行走苗嶺步道的人們將自然風景、風物、人文一覽無遺。
北京諾蘭特生態設計研究院資料供圖 黃靜 許全會制圖
一條步道串聯貴州美景
“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在貴州,山地和丘陵占了國土面積的92.5%。貴州的千山萬嶺,構造奇特,神奇險峻,風光秀麗。思想家王陽明贊嘆:“天下之山,萃于云貴;連亙萬里,際天無極”。
要說貴州的山,首先當說苗嶺。苗嶺橫亙于貴州東南部,是長江、珠江兩大水系重要的生態屏障。東段主峰雷公山高達2179米,中段斗篷山高1961米,西段老王山海拔2127米。雷公山位于中國苗族文化中心雷山縣,是苗嶺的最高峰,被稱為苗族人的母親山、圣山。
苗嶺國家森林步道途經貴州安順云鷲山 李程光攝
苗嶺區域占貴州國土面積的1/4。區域內大部分地區植被豐茂,森林密布。生活在其間的物種豐富,少數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其所滋養的黔東南地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十大世界少數民族風情保護區”、世界十大“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旅游勝地首選地之一。
獨特地貌孕育豐富物種
苗嶺是由若干南北向背斜的堅硬巖層山峰和被抬升的高地聯合而成。東、西段地質和地貌迥異,出露地層完全不是同一個地質歷史時期。東段是由元古代輕變質巖組成的斷塊山,西段則是由古、中生代石灰巖為主組成的喀斯特地貌。人們長期與大自然交流著智慧,成就了苗嶺區域人與自然和諧的獨特景觀:像惠水那樣耕地集中連片的夷平面、像安順那些點綴有八卦田的小盆地、像加榜那種高掛在山坡上的層層梯田。
苗嶺山區地處中、南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氣溫差異較大,年均氣溫15.5℃。總體上沒有嚴寒的冬季,卻有涼爽的夏季。但在那些低矮的盆地里,夏天也會體驗“桑拿浴”。苗嶺龐大高兀的山體對區域氣候產生顯著影響。山地熱量條件隨地勢升高而降低,地勢每升高100米,氣溫一般下降0.6℃,只有走到了山里,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苗嶺國家森林步道途經貴州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圖為雷公山頂花海 龍圣勇攝
苗嶺的山地從海拔約700米到2100米,垂直高差達1400米。自然植被由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灌叢草甸組成,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森林、河流、巖岸、洞穴、農田、村寨相得益彰。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貴州從江加榜梯田國家濕地公園、都勻斗篷山—劍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貴州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等享譽盛名,生態優越,步步是景。黔東南開發較晚,區域內原始植被保存良好。平時難得一見的珍稀植物,在這里卻是常見的。白鷴、白頸長尾雉、鴛鴦、紅腹錦雞等,時不時就會出現在眼前。本來想喝一口山泉,有可能你就發現趴在那里注視著你的雷山髭蟾。
苗嶺的空氣富含負氧離子,大部分地區每立方厘米空氣里都有近萬個,海拔高的地方甚至是四五萬個,達到高級康養級別。行走其間,清新怡人的森林空氣沁人心脾,感覺不到乏力和疲憊,滿滿的都是興奮,都是新奇。
如詩如畫的加榜梯田 王薇攝
瀑布與晨霧詮釋“詩與遠方”
苗嶺區域降水豐富,水系發達,河流水景多,加上地殼構造造成階段性的抬升,形成許多陡坎,于是峽谷和斷崖處一般都會掛有令人贊不絕口的瀑布,或是順著那山坡一路奔瀉而下的跌水。且不說那聞名遐邇的黃果樹大瀑布,僅就名不見經傳的雷公山深處的高巖瀑布,就足以牽動著你全部的情緒。那汩汩水流從高處傾瀉下來,擊起的水珠與水霧彌散開去,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道道彩虹,與悅耳的水聲一起,讓你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詩與遠方”。
苗嶺國家森林步道沿線,貴州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內游人如織 李林攝
無論是舞陽河、清水江,還是那清秀的杉木河、野洞河,那清澈晶瑩的河水與那靈動的巖石撞擊著,掀起朵朵浪花。就算是流得緩慢的,那水流與河床上的卵石與細沙間的洄漩,還有那淺水處覓食的小鳥,無不令你感慨萬千。隨著水流的移動,兩岸群山與那些古樸的村落交相輝映。河中的行船,小道上的行人,飄蕩在村莊上的炊煙,景觀不斷交替,牽動著人的思緒,令人流連忘返。
晨霧也是苗嶺的一大景觀。本來降水就豐富,加之森林密集,苔蘚植物豐富,以及出露較多的砂、泥頁巖不透水層,地表含水分較多,還有不少的沼澤濕地,更增加了空氣的水分和濕度。在苗嶺里的山里也好、村莊也好,即便是峽谷,一年中也有好幾個月被霧氣籠罩。只有當太陽升起,氣溫回升,那霧才會慢慢緊縮在一起,或一條或一團,隨著風動盡顯飄逸,變化萬千,與這山、河、村莊交織著,仿若仙境。這霧不僅成就了視覺美景,還孕育了難得的山珍。由于霧氣易阻擋太陽長波輻射,使得出產在苗嶺的茶葉葉片肥厚,茶香溫潤綿長,因此苗嶺也成了貴州著名的產茶區。雷公山銀球茶、腳堯茶、都勻毛尖茶、貴定云霧茶等,許多高品質名茶出自于此。
苗嶺國家森林步道途經貴州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龍圣勇攝
深度體驗苗侗民族風情
行走在苗嶺,當然要說民族風情。苗嶺地區世居有苗、侗、布依、水族等10多個民族,是我國苗族和侗族聚居度最高的區域。
貴州千戶苗寨 貴州省林業局供圖
苗嶺東段以苗族、侗族為主的民族村寨,古樸秀美,在整個苗嶺區域,有世界級鄉村旅游村寨30個,276個村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占全國2555個的10.8%。苗嶺覆蓋的黔東南州有7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5個國家級生態村、21個村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14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30個村寨被世界旅游組織評選為世界級鄉村旅游村寨。濃郁的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生態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使苗嶺地區有53項72個保護點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侗族大歌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苗嶺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民俗風情之都。無論是偏僻的山村還是相對集中的集鎮,風雨橋、吊腳樓成了這里的標配。風雨橋上雕梁畫棟的傳說故事和那吊腳樓里傳出的裊裊炊煙相得益彰。美景配美食,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山野菜、酸湯魚,還有極具特色的牛癟羊癟。
苗嶺西段,又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那些方方正正的石板成了蓋在房頂的“瓦片”,屯堡人如今還保留著明朝時期南京人的著裝,像是要把這古老的記憶帶向深深遠遠。
喚醒資源助推經濟發展
然而,苗嶺這樣一方優美之地,也是深度貧困地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如何通過生態的方法解決貧困問題,把藏在深山無人識的寶貝推廣出去,同時又保證生態系統完整,不影響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國家森林步道是一條有效途徑。
國家森林步道串聯起沿線的自然生態亮點,將所經之處的村莊改造建設成步道服務點,以連接線的方式讓步道與村莊有機地結合起來,再通過開展生態旅游服務,讓當地社區受益最大,讓生態產品變成高價值的商品。讓游客和當地居民在自覺接受生態環境教育的過程中,共享生態資源,實現脫貧攻堅和可持續發展。
苗嶺國家森林步道,正是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必將亮點紛呈,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經驗。(作者系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研究員)
本文首發于《中國綠色時報》2019年3月22日4版
想看更多森林旅游美景,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