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遺存著一株古銀杏樹,默立青山千年,歷經雨雪風霜,見證著唐家河的歲月變遷,守護著生靈在這里棲息。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青川縣境內,東接青川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西與綿陽市的平武縣毗鄰,在保護區白果坪保護站紅軍橋北,沿著公路,步行數十步,老銀杏顯而易見,它高約25米,胸徑4.5米,樹冠20米左右,為雄性,只開花不結果,偉岸蒼勁,狀如華蓋。
銀杏樹有“活化石”之稱,又稱公孫樹、白果樹,是世界上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為我國特產,列為世界珍貴樹種。據考證這株銀杏樹已有千歲,一直巋然不動生長于此,聞名遐邇,素有“銀杏王”之稱。相傳,三國時期鄧艾偷渡陰平時在此處安營扎寨,當夜想到因摩天嶺裹氈損兵折將,孤軍深入蜀地困難重重,萬一有所閃失,后果不堪設想,不由得思慮重重,難以入眠,恍惚中,見一黃袍老者走進營帳中,對他說:“將軍得千古功名便在今日,怎可瞻前顧后,錯失良機,若將軍明日解我刀斧加身之劫,我必助將軍安渡陰平,一舉滅蜀。”言罷,化作一群黃蝶而去。鄧艾驚醒之后,細想夢中情景,終于決定第二天便進軍,第二天一早,將士們正準備砍掉這棵銀杏來燒飯,突然,鄧艾憶起夢中老者所說“刀斧之劫”,急忙喝止兵士,并上前焚香禱告一番,果然,鄧艾偷渡陰平,經江油關(今南壩)、涪城(綿陽),真的一舉滅掉了蜀國,老銀杏也由此披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
寒來暑往,老銀杏承載著大自然四季演繹的情感,春暖花開時,沐浴著瀝瀝小雨,抽出稚嫩的綠葉;濃情夏日時,忍受著炙烤酷暑,乘風搖曳滿樹扇葉,郁郁蔥蔥,向人們送去清涼;秋意盎然時,滿樹穿著金色的外衣,耀眼奪目,盈滿人們的雙眼;寒冬臘月時,風雪襲來,剩下一樹枯瘦的枝丫,等待新一輪的勃勃生機。
歲月更迭,老銀杏從古老走進現代,蒼老的皮膚上寫滿了它從對唐家河歷史的見證,從三國戰事紛爭到紅軍浴血奮戰,從第四紀冰川侵蝕到5.12汶川地震,從唐家河森林經營所、伐木場的建立到自然保護區成立,如今,唐家河依然保留著世界本來的樣子……老銀杏像個寡言的哲人,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頭。
這些年,唐家河里慕名而來的旅游的人日益增多,老銀杏讓更多的善男信女透過它感受佛光普照的無邊溫暖,樹枝上飛揚的紅絲帶扎滿了信徒們虔誠的心愿,祈求平安多福、子孫滿堂。老銀杏攜著悠久的傳說,挽著古老的文明,穿越歷史風煙,行至今日,以千古的靈性承載著眾生美好的祈愿,以清幽的姿態滌蕩浮世塵囂,守護著唐家河這塊和諧安寧的凈土,守護著唐家河的精靈們在這里繁衍生息。
因為來到老銀杏樹下祈福和照相的人越來越多,有時一天來好幾千人。來的人多了,我們就怕對這古樹有影響,所以作為護林人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繼續守護好這株老銀杏。老銀杏是歷史和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連接著歷史,記錄著現在,影響著未來,保護好老銀杏,為后代留下珍貴的資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護林人責任旁貸的任務。
老銀杏的周圍還埋葬著王姓人的祖先,他們一直把這里當成風水寶地……(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曹曦 鄧建新)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