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簡介
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在《沙家浜記》中寫到:“游了一次沙家浜,再也忘不了江南的這個古鎮,記住了這片可能是中國最干凈的水和水中浩浩蕩蕩的蘆葦”。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江南水鄉江蘇省常熟市,濕地資源豐富,又以京劇《沙家浜》故事聞名,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同時還獲得了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重要榮譽。
2007年,被批準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2009年,被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2年6月5日,沙家浜濕地公園恢復與保護建設工程領導小組成立,重點開展國家濕地公園創建工作。創建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被列入全市2013年省級以上重點創建項目,并專門成立了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2013年正式批準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公園總規劃面積414.03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307.91公頃,占到全區的90%以上,濕地率達到74.37%??諝庵胸撗蹼x子含量是都市的25倍以上,上萬只鷗鷺棲息于此,百余種珍稀鳥類,超過550種濕地植物,共同營造出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濕地動植物群落,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沙家浜濕地保護管理
在濕地管護過程中,堅持“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通過規劃修編、濕地生境的營造和恢復、濕地監測項目的開展,對濕地進行保護和恢復。
政府高度重視,支持濕地保護
蘇州和常熟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始終把濕地保護與修復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政府也在資金支持、居民搬遷、漁塘征收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對園區內原有的工廠、村落和魚塘進行拆遷安置,對遭到破壞的區域進行保育,同時,讓拆遷居民回歸濕地,參與到水生植物清理、水系溝通、淺灘營造等濕地日常管護工作中,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又保護了濕地,有效平衡了濕地和周邊社區的關系。
注重生態保護,開展生態監測
生態保護和生態監測是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靈魂,是衡量保護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設立的水質監測、氣象監測、鳥類監測、魚類資源動態監測、水生植物監測以及蟲類監測等監測點,構建成了較為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有效保護公園的生態環境質量。2017年,根據《江蘇省林業局辦公室關于優化調整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省級監測站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監測工作需要,申請建立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省級監測站,將一期濕地保育區設為重點監測區域,觀鳥屋設為監測點,開展監測工作,對重點監測區域內的鳥類情況進行監測記錄,建立起了完善的日常監測檔案和月度監測檔案。2018年2月,公園又成立了水質實驗室,進行每月一次,一次9個點的取樣調查,實時掌控公園內水質情況。此外,公園與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合作,對公園的底棲、植物、水質和鳥類等濕地資源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分析,為濕地管護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保障生物多樣性,完善濕地生境
公園起初生境較為單一,以林木生境和蘆竹生境為主,近年來,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十分重視鳥類棲息地的保護和營造,公園保留了浮葉植物生境,同時通過水生植物種植、淺灘構建、捆扎蘆竹浮島制作等方式,豐富鳥類棲息地類型,完善濕地生境。并通過安置界樁和防護網,開挖防護河,建造防護林,增設公園周邊區域監控和保育區高清監控,并將公園邊界監控納入公安系統,以防止外部偷獵、傾倒垃圾等干擾破壞棲息地的行為。隨著各類生境的保護與營造,公園內的動植物種類逐年增加,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生態群落。
自2009年建設國家濕地公園以來,截止2018年6月,公園已記錄到鳥類122種,比試點建設前增加了59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8種,分別為鶚、鴛鴦、蒼鷹、普通鵟、赤腹鷹、紅隼、小鴉鵑、普通鵟,均為試點建設后新記錄種。
重視宣教工作,發展特色旅游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重視宣教工作,形成了一支穩定在30人左右的講師隊伍,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學習交流國內外團隊先進的理念和豐富的經驗,并圍繞濕地生態、革命傳統、國防素質拓展和水鄉文化等四個主題開展實踐活動,開發了了“濕地飛羽精靈”“探秘植物樂園”“紅色總動員”“我是新四軍”和“水鄉婚俗秀”等五套實踐課程,形成了“沙家浜紅綠新學堂”宣教實踐品牌。學員通過互動體驗,了解沙家浜的紅色歷史,接受國防素質教育和紅色教育,學習濕地科學知識和當地民俗文化。公園目前已能獨立完成課程設計研發、活動組織實施、課程評估與完善等工作。研學宣教項目的推出,得到了教育局、蘇州濕地自然學校、世界自然基金會等機構的認可,2016年至2018年國家林業局在沙家浜連續舉辦五期培訓班,將沙家浜宣教項目作為現場教學內容。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動植物資源,開發出四大類特色旅游產品。綠色生態游:以濕地觀鳥、植物講解、自然游戲等形式,開展環境教育活動,帶游客走進大自然,治愈“自然缺失癥”。紅色教育游:圍繞京劇《沙家浜》表演和實景劇《蘆蕩烽火》、《智斗胡司令》,以“綠色童年成長營”、“紅色記憶”、“我是新四軍”等素質拓展的形式,帶游客回顧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民俗文化游:以水鄉婚俗表演和體驗、石灣山歌表演、早春風箏節、景觀龍舟賽、端午文化節等形式,向游客展示江南水鄉民俗文化。金色美食游:沙家浜作為魚米之鄉水產資源豐富,其中尤以蟹、魚、蝦、蚌、蜆、鱔、螺、蛙組成的“葷八鮮”和水芹、蓮藕、紅菱、茨菰、芡實、莼菜、茭白、荸薺統稱的“素八鮮”最具代表性,形成了沙家浜最傳統的美食盛宴“蘆蕩全席”。
沙家浜濕地未來展望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建成以來,堅持“保護優先,科學修復,適度開發,合理利用”的原則,通過規劃修編、濕地生境的營造和恢復、濕地監測項目的開展、濕地自然學校和宣教隊伍的設立等方式,對濕地進行保護和恢復。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將繼續積極實施“蘇州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恢復退化濕地、美化濕地景觀,保護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加大濕地保護研究,使濕地發揮更大的生態效益;不斷深入開展“沙家浜紅綠新學堂”實踐教育活動,把沙家浜濕地打造成自然學校和愛國主義教育課堂,提升濕地的社會效益;拓展生態旅游,平衡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更好的提升濕地的經濟效益。為生態建設貢獻力量。
70多年前,這里是硝煙彌漫的戰場
今天,這里成為蘆花放、稻谷香、粼粼碧波鳥翱翔的國家濕地公園
秋意正濃,時光剛好,不妨走進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
領略自然之美、感受水鄉民俗、追尋紅色記憶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