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4年1月4日成立了以劉尚林為組長、劉巨興為常務組長,各地工作站為成員的“為了僅有的一個地球”簽名活動領導小組。簽名活動目的在于讓全省人民增強環保意識,遏止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保護好人類這僅有的地球。
此后,在全省各地環保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在積極開展環保工作的同時,扎扎實實地開展了簽名活動。199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簽名活動推向高潮。此項活動開展后,全省20多個市縣簽名人員總數達238,481人。
以上文字轉自《黑龍江日月峽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志》
2024年4月22日第五十五個世界地球日,中國今年確定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 倡導低碳生活”
世界地球日( 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
該活動最初在1970年的美國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發起,隨后影響越來越大?;顒幼谥荚趩酒鹑祟悙圩o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2019年的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為“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資源”。2020年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時間為4月20日至26日,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最初地球日選擇在春分節氣,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晝夜時長均相等,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時也象征著人類要拋開彼此間的爭議和不同,和諧共存。傳統上在很多國家都有慶祝春分節氣的傳統。早期聯合國也在每年的春分舉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動。
活動意義
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動,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它推動了西方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如美國就相繼出臺了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法和瀕危動物保護法等法規;1970年的地球日還促成了美國國家環保局的成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的召開,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197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成立,國際性環境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的創建,以及保護環境的政府機構和組織在世界范圍內的不活動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催化了人類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促進了已開發國家環境保護立法的進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而1970年活動的組織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們稱為地球日之父。
這次運動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組織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在美國地球日這個名號也隨之從春分日移動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題也轉而更加趨向于環境保護。
活動起源
世界地球日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在美國各大學舉行演講會,籌劃在次年的4月22日組織以反對越戰為主題的校園運動,但是在1969年西雅圖召開的籌備會議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將運動定位在于全美國的,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運動。
1969年蓋洛·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海斯聽到這個建議后,就設想在劍橋市舉辦一次環保的演講會。于是,他前往首都華盛頓去會見了尼爾森。年輕的海斯談了自己的設想,尼爾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動他暫時停止學業,專心從事環保運動。于是,海斯毅然辦理了停學手續。不久,他就把尼爾森的構想擴大,辦起了一個在美國各地展開的大規模的社區性活動。舉辦“地球日”的主意就這樣形成了。
他選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為第一個“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國各地大約有2000萬人參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講會。
美國的1970年正是個多事之秋,光纖織物被發明了出來,“阿波羅13號”的悲劇導致登月計劃世界地球日的失敗,在南卡羅來納州薩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廠發生泄露事故,當時的美國人,終日呼吸著豪華轎車的含鉛尾氣。工廠肆無忌憚地排放著濃煙和污水,卻從不擔心會被起訴或者是受到輿論的譴責?!碍h保人士”鳳毛麟角,他們只是列在字典里的單詞,卻很少能夠被人所重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鑒于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關心,美國國會在“地球日”這一天休會,近40名參眾議員分別在當地集會上講話。倫特·杜貝斯、保羅·埃利希以及拉爾夫·納德等美國的名流發表了演講,闡明集會的重要意義。25萬人聚集在華盛頓特區,10萬人向紐約市第五大街進軍,支持這次活動。
據統計,這一天全美有2000多萬人、1萬所中小學、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個社區以及各大團體參加了“地球日”活動。人們舉行集會、游行和其他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高舉著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畫和圖表,高呼口號,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護環境。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動聲勢浩大,被譽為二戰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社會活動。這次活動標志著美國環保運動的崛起,并促使美國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
活動推廣
由于環境保護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興起,1990年第二十屆地球日活動的組織者希望將這一美國國內的運動向世界范圍擴展,為此他們致函中國、美國、英國三國領導人和聯合國秘書長,呼吁他們采取措施,舉行會晤締結關于環境保護議題的多邊協議,協力扭轉環境惡化的趨勢;同時地球日的組織者還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環境保護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動員國民開展環境保護運動。地球日活動組織者的倡議得到了亞洲、非洲、美洲、歐洲許多國家和眾多國際性組織的響應,最終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來自140多個國家的逾2億人參與了地球日的活動,參與團體舉辦座談會、游行、文化表演、清潔環境等活動來倡導“地球日”精神,并進一步向政府施壓,期盼引發更多關注與政策的制定;從此以后世界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
建立網絡
20世紀90年代,“地球日”的發起人創立了“地球日網絡”組織,將全世界環保主義者聯合起來世界地球日推動“地球日”活動的開展。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但人類的活動卻對地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能源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由此引發的極地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發展。保護地球資源環境、尋求可持續發展模式已刻不容緩。倡導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向可持續模式轉變。該計劃呼吁公眾維護三條核心原則:消除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性,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創造一個“無碳”的未來;承諾個人消費習慣與可持續發展要求相符合;建立“綠色經濟”,通過為貧困人群創造“綠色崗位”使其脫貧,并將全球教育體系轉變為環保型。
日期確認
2009年4月22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將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
這份決議由玻利維亞起草,得到了50多個國家的聯署支持。決議說,地球及其生態系統是人類的家園,人類今后和未來要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的需求之間實現平衡,必須與自然界和地球和諧共處。
決議呼吁各國政府、國際和地區組織、社會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等有關各方以適當的方式慶?!笆澜绲厍蛉铡保岣呷祟悓ΡWo地球及其生態環境的意識。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在會議上發表講話說,在《世界人權宣言》通過60年4.22后,地球母親的權利也終于得到了承認。他呼吁聯合國會員國考慮制訂《地球權利宣言》,以確保地球和所有生物之間的和諧共處。
聯大主席布羅克曼說,人類不擁有地球,而是屬于地球。他說,通過設立“世界地球日”,聯合國呼吁各國重視人類和地球的福祉,把愛護地球和保護日漸稀少的自然資源作為共同的責任。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