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疊翠,萬木爭榮,流泉飛瀑……這就是神奇秀美的張家界。初秋時節,張家界又迎來了湖南最大旅游節——第十五屆湖南國際旅游節。世界各地游客、旅行商齊聚于此,感受著這里獨一無二的奇特風光。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第一個森林公園,成立于1982年。從昔日的小林場到如今的風景名勝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通過念好“山”字經、唱好“水”中歌、寫好“綠”文章,實現了從“賣山頭”到“賣生態”、從“賣木材”到“賣景觀”的根本轉變。
念好“山”字經。森林資源是森林旅游發展的根基。公園建立了營林生產科、林業公安分局、資源保護科、植物檢疫檢查站,加強了森林資源和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從2000年起,景區實行全面禁伐,并借助科技手段,創建“保護型”發展模式。公園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合作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可持續旅游定位研究站,通過GPS定位、射頻卡等科技手段,對公園內的石英砂巖、森林植被、動物群落進行觀測,通過長期觀測和數據分析,描繪出旅游活動在張家界的生態足跡。2011年,公園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合作建立旅游可持續發展張家界觀測點,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旅游發展提供科學參考。
唱好“水”中歌。2001年,公園籌資2.3億元實施園中大拆遷,拆除了園內120多戶農民住房和接待設施,為景區的生態承載減壓。2006年,公園建設了鑼鼓塔污水處理廠,選用最先進的SBR法處理工藝,確保了金鞭溪水質的國家一級A類飲用水標準。
寫好“綠”文章。茂密的植被造就了張家界清新的空氣和潔凈的水源,公園依托其得天獨厚的森林旅游資源和空氣負氧離子等優勢,打造生態健康產業。公園設立了空氣負氧離子與健康體驗點,讓游客親身體驗每立方厘米含有上萬個負氧離子的清潔空氣。公園還推出了“森林文化科普游”,在金鞭溪等景區設立生態文化長廊,在游道沿線設立圖文并茂的解說牌,讓游客了解森林資源的形成、生態資源的價值以及保護森林的意義。從1991年起,公園先后承辦了15屆我國目前唯一以森林保護為主題的公益性節慶活動——以“地球呼喚綠色,人類渴望森林”為主題的國際森林保護節,將張家界的神奇山水推向世界,更把綠色理念深植人心。
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由95%提高到98%,空氣中負氧離子達每立方厘米10萬個,珍稀動植物數量增長了3倍,擁有木本植物102科751種,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區、全國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等金字招牌,成為全國森林旅游的一面旗幟。(記者 劉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