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我國第六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從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獲悉,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的盤錦遼河口候鳥棲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各項工作目前正有序開展。
世界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保護世界范圍內的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于1976年正式設立的保護形式。我國于1985年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包括世界自然遺產、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文化遺產3類。截至目前,我國世界自然遺產數量達到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數量均居世界第一。
盤錦遼河口候鳥棲息地位于遼河和大凌河兩條河流下游的沉積平原,地勢低平,是由淡水攜帶大量營養物質的沉積并與海水互相浸淹混合而形成的適宜多種生物繁衍的河口灣濕地。周邊地區主要是蘆葦沼澤、農田、灘涂和海域。
這里擁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上遷徙水鳥、海鳥等各類群鳥類的必經地帶,是遷徙候鳥重要的繁殖地、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
這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上超過40萬只鸻鷸類物種在黃(渤)海區域最關鍵的能量補給地。記錄到304種鳥類,其中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受脅物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物種、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鳥類。
這里是野生丹頂鶴種群繁殖地的最南限和越冬地的最北限,是丹頂鶴大陸種群最重要的遷徙停歇地,每年遷徙經過此地的丹頂鶴約500只;這里有全球最集中和數量最多的黑嘴鷗繁殖種群;是世界上西太平洋斑海豹8個分布區中最南端的一個,既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在渤海的繁殖區,也是其重要的換毛地。
申報世界自然遺產,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以獲得更為有效的保護,科學完整地為當代、更為子孫后代保留這些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珍貴的歷史遺存,保持和諧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衛生。我市有序推進盤錦遼河口候鳥棲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截至目前,前期申報工作已完成,正等待國內國際專家現場考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