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子口“紅色”文化
臘子口由于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途徑這里,在此召開了“俄界政治局擴大會議”,并攻占天險臘子口,實現了北上,臘子口也從此彪炳中國革命史冊。
1935年6月,兩河口會議之后,紅軍分為左右兩路軍沿若爾蓋巴西,班佑繼續北上。蔣介石急調軍閥進行 圍追堵截,并命甘肅地方軍閥魯大昌部在臘子口、岷州一帶阻擊,妄圖把人困馬乏的紅軍消滅在此。另外,它的另一側則是卓尼藏族土司的2萬武裝。而正在此時,時任紅軍總政委的張國燾卻堅持南下川康,最后竟達到了以武力相威脅的地步。9月10日,毛澤東率8000余紅軍壯士孤軍北上,在俄界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不打下天險臘子口,紅軍在政治、軍事上將十分被動”。因此,俄界會議的另一議題,就是組織開展攻打天險臘子口的戰役。盡管包座戰役之后,紅軍的濟養得到了一定的補充,但仍十分困難。在毛澤東的斡旋下,開明土司秘密撤走了把守岷、迭山間土司所轄險峽關口的武裝,并為紅軍架橋修路,又打開了該地一座儲藏四十萬斤糧食的糧倉,支持了紅軍。
在旺藏一個叫茨日那的村莊,毛澤東下達了“以三天行程拿下臘子口”的命令。從茨日那到臘子口有幾條崎嶇的羊腸小道,不論走那一條不是過“懸空棧道”,便是過險橋,爬山涉水,穿原始森林,異常艱辛。在一個紅軍叫石門關(現叫九龍峽)的地方,紅軍的大隊人馬從下午至到深夜才過完。在到臘子口的途中,先頭部隊打了兩仗,擊潰了敵人兩個營,并俘獲了20名敵人。一部分敵人潰退,但一部分仍想憑借天險進行死守。
臘子口兩邊的山脊高約500米,陡峭的山勢再加上生長其間的茂密的樹林,連善于走山路的巖羊也難以行走。敵人在長30米,寬8米的口子內一座木橋邊修筑了碉堡,很難接近口子,再不說入口了。在有關回憶錄中也說,就是在臘子口前的草地上,未爆炸的手榴彈和彈柄鋪了厚厚的一層,可見當時戰斗激烈的程度。
一次又一次,紅軍的七、八次攻擊都未能成功。從俘獲的敵人口中得知,天亮之前還有從岷縣方向增援的敵人趕到。情況十分嚴峻。"要智取,不能強攻"。一名叫云貴川的戰士帶領十幾名紅軍從右側的山脊上爬上去,另外兩個連的兵力從左側一條不起眼的山溝里向臘子口縱深山脊迂回成功。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的升空,一路從正面進攻,一路從山腰向下打,另一路則從臘子口約2里的縱深山脊上俯沖下來,進入臘子口內與敵人激戰。上、下夾擊,內外夾攻。“臘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懸崖當云梯”。敵人萬萬沒有想到紅軍會從懸崖峭壁上打下來,彈藥庫又被摧毀。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戰,臘子口被智勇雙全的紅軍攻克。成為長征途中出奇制勝,以弱勝強的戰例。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