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溪河生態沙龍】
第3期
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
探索濕地生態價值轉換新路徑
澎溪河是三峽庫區北岸最大的支流,其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凈化水質、控制污染、維護庫區水質安全與健康,對三峽庫區生態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籌辦澎溪河生態沙龍系列活動旨在構建一個協同交流的平臺,借助“多元化主體、跨學科融合、跨領域合作”的交流協作機制,匯聚各方智慧,為開州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
澎溪河大浪壩區域
12月7日,澎溪河生態沙龍第三期活動在重慶澎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科學實驗站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重慶市開州區林業局、重慶市生態學會、重慶大學三峽庫區消落區生態修復與治理研究中心主辦,重慶市開州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承辦,重慶市開州區青年志愿者協會協辦。
活動采取線下講座 線上直播的形式,以“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探索濕地生態價值轉換新路徑”為主題,匯聚了環境教育和濕地保護領域的專家學者、政府人員、教育工作者、媒體工作者、以及親子家庭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多維度探討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有效策略,讓開州本土的濕地生態本底產生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探索濕地生態價值轉換的創新路徑。
主題分享環節
重慶大學教授袁興中主持了本次活動,在主題分享環節,由來自中國臺灣臺北市野鳥學會總干事陳仕泓發表了以《明智利用我們的濕地,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為主題的報告。通過他的親身經歷,介紹了如何明智利用濕地創造可持續的價值,并通過國際案例分享,講述了他們對于濕地資源明智利用的模式以及可持續的途徑。
交流討論環節
在隨后的沙龍討論環節,來自中國臺灣師范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王喜青、綠色中國影視傳媒中心副總編輯向陽、重慶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王太強、花語山海文化旅游(麗江)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靜、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主任黃亞洲以及成都青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奕橙等領導嘉賓紛紛為開州濕地生態價值轉換新路徑建言獻策,圍繞討論濕地資源利用在濕地農業、生態旅游、自然教育、科學研究、文化創意、小微濕地 所發揮的作用,從濕地保護、社區共建、鄉村振興、在地人才培養、企業發展、對外宣傳合作等多角度開展了深入探討和交流,探索濕地保護與產業協同發展的多路徑,促進濕地生態價值的最大化轉換,為與會者帶來理論和實踐的新視角。
自然體驗活動
同時,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和區青協共同組織15對親子家庭走進澎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冬日暖陽里開展了一場野趣盎然的“感知自然的力量”自然體驗活動。爸爸媽媽們在孩子們的的牽引下,蒙眼走在雨后的鄉間小路,全身心感受自然的聲音、味道、形狀。在隨后的“家園設計師”環節,通過知識講解、動物家園設計、分享展示,大家進一步了解了生態環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最后,孩子們來到白夾溪觀鳥臺,進行了實地觀鳥,探秘鳥類世界的奧秘,喚醒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對鳥類保護的意識。大家紛紛表示,要更加珍惜自然環境,愛護濕地,保護我們開州的生態家園。
此次澎溪河生態沙龍第三期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濕地生態價值轉換領域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臺,隨著對濕地生態價值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實現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們相信,濕地將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開州生態保護與利用高質量發展。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