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鐫刻傳奇 大同書寫華章
5月28日開啟此行最后一段旅程山西大同。上午參訪云崗石窟,下午去了大同博物館。
導游講述大同市曾經的耿彥波市長在2008.07—2013.02期間任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的一些事跡。耿市長當年立排眾義,拆遷古城遺址內現有房屋,大力執行恢復古城原貌,保護古建筑物及云崗石窟。當年有句順口溜:耿領導,哪里一指哪里倒;耿遷遷,哪里需要哪里搬。歷經艱苦,終于用五年時間基本恢復古城原貌。因為這里在北魏時期曾經是國際文化經貿中心,也是北魏國都平成。耿市長為大同市的子孫后代保護了一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他在位的五年時間里,把煤城大同環境治理的較之前是天壤之別,原來是:污水到處流,煤灰天上漂。現在的大同環境整潔優美,文化生活豐富,也是中國五大面食之都。有北京后花園之稱,深受全國人民喜愛。
具有1600年歷史的云岡石窟,原名靈巖寺、石佛寺。位于大同市武州山南麓,開鑿始于北魏時期,它僅比敦煌晚一百年。是我國現存的三大石窟之一。當年北魏集全國之才力人力,由曇矅法師主建,1933年梁思成正式勘測發表公布于世。云崗石窟有大大小小五萬九千余尊佛。最大的17米高,最小的僅有兩米高。每尊菩薩面容慈祥寧靜,坐姿端莊,面露微笑,嘴角微微上翹。云崗石窟的特色:云崗微笑!
20號窟里的大佛,是云岡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曠世佳作,鮮卑民族的剽悍與強大、粗獷與豪放、寬宏與睿智的民族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出神入化,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云岡石窟胡風胡韻最為濃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亞藝術元素,也有希臘、羅馬建筑造型、裝飾紋樣、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與世界各大文明之間的淵源關系,對后世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961年3月4日,云岡石窟被國家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云岡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中午我們品嘗了大同美食,吃飽喝足后全體隊員又來到了大同博物館觀看了解大同發展史。
傍晚我們又來到了大同古城并登上了寬12米,高14米的巍峨聳立的古城墻,領略了當年古城風貌。
通過參觀學習,了解到大同不止是煤城,更是底蘊深厚的文化古城。敬禮古城,感恩古人!更感恩不畏艱難困苦,堅定不移的耿市長:鐫刻大同,書寫華章!
2024年5月28日24:20于大同塞北酒店。
文字:王文新
圖片:旅行團員
責任編輯:烏蘭呼
發布:日月峽創云文化傳媒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