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江南水鄉常熟市,濕地資源豐富。為梳理公園內維管植物的資源現狀,也為后期公園生態修復和保護提供基礎的數據支撐,公園特邀請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組建專業團隊開展公園全區年度植物調查工作。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調查報告(2022年度)》
調查隊伍由生態學、環境工程、植物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林業等專業人員組成,共計開展8次調查,共設置4條樣線、2個樣方,編制成果為《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調查報告(2022年度)》。
2022年,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共調查到植物110科297屬395種。其中,被子植物種數最多,共計382種;其次為裸子植物,共計7 種;蕨類植物共計6種。
結合歷史調查報告分析顯示,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現已記錄到151科449屬720種,2022年度新增記錄180種,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9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3種,分別為水杉(栽培)、蘇鐵(栽培)和銀杏(栽培),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6種,分別為水蕨(野生)、羅漢松(栽培)、野大豆(野生)、野菱(野生)、蓮(栽培)和竹柏(栽培);外來入侵物種12種,分別為野燕麥、大薸、鳳眼蓮、小蓬草、一年蓬、鬼針草、加拿大一枝黃花、鉆葉紫菀、垂序商陸、喜旱蓮子草、反枝莧和圓葉牽牛。
報告顯示,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春季常見觀賞植物有紫藤、諸葛菜、紫荊、華夏慈姑等;夏季常見觀賞植物有睡蓮、美麗月見草、再力花、梭魚草等;秋季常見觀賞植物有蘆葦、水鱉、馬鞭草等;冬季常見觀賞植物有臘梅、山茶等。
本次植物調查報告與2013年相比,變化較為明顯的是茨藻科、眼子菜科、澤瀉科、水鱉科等水生植被以及苔蘚類植物的減少,以及外來入侵物種數較2013年新增5種。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兩度植物普查情況表
報告編制組建議,公園后期應加強水生植被修復補種工作,關注外來入侵物種情況,并加大對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保護力度。
下一步,公園將繼續堅持做好濕地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以堅定意志貫徹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堅強決心做好濕地保護修復,建設美麗中國。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