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0月19日,2019中國森林旅游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第十三屆生態旅游論壇在南通舉行,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生態旅游分會會長賴明,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游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東生,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特邀咨詢專家、十一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原常務副主席陳抗甫等業界大咖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動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生態旅游論壇由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生態旅游分會共同發起,邀請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各大高校、省市人民政府等聯合主辦,政府、學界、業界共同探討生態旅游業政策制定、發展方向、人才培育等前沿話題,已成為集學術交流、科普宣傳、技術服務等于一體的全國性生態旅游研討盛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森林旅游游客量一直保持著15%左右的年增長速度,去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6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5萬億元,森林旅游已成為我國林業草原最具增長潛力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助力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游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健民說,隨著森林旅游新業態新產品的不斷出現,森林旅游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擴展,特別是去年中央國家機關機構改革成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后,森林旅游的內涵已難以涵蓋基于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四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開展的旅游活動。因此,發展生態旅游將是林草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生態旅游正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2016年,原國家林業局曾組織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公眾需求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8%的受訪者表示,喜歡或者非常喜歡走進森林、走進自然;超過92%的受訪者認為,清新的空氣是吸引他們生態旅游最主要的因素;在超過3/4的受訪者眼里,大自然大森林依然是生態旅游中最具魅力的風景元素之一;愿意和非常愿意接受森林健康養生服務的受訪者比例高達93%。
“盡管生態旅游發展勢頭很好,前景廣闊,但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劉東生說,一是生態旅游發展的政策支撐不足,缺乏整體性針對性,尚未形成系統的引導和支持生態旅游發展的政策體系;二是生態旅游基礎服務條件比較弱,產品有效供給明顯不足,盡管我國的自然保護地數量很多,但各地的生態旅游發展很不平衡,僅靠5%的自然保護地支撐著生態旅游的半壁江山;三是人才有嚴重不足,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四是在落實生態旅游理念方面還不到位,還有很多短板需要補齊。
與會專家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做好資源保護與旅游發展這篇大文章;豐富旅游產品,大力引導培育森林體驗、森林康養、自然教育、身體運動、冰雪旅游等生態旅游新業態;堅持綠色發展,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本理念,推動旅游開發從工業化模式向生態化模式轉變,絕不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發展旅游;凝聚社會力量,為各類社會資源有序進入生態旅游產業創造機會以及便利。
南通市委副書記沈雷介紹了南通發展生態旅游的有關做法。他說,近年來,南通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態的期待,加快建設狼山森林公園、中央森林公園、五洲森林公園等生態核心區,積極推進沿路、沿河、沿江、沿海造林綠化,打好依城植樹、傍水造林、荒灘育苗、見縫插綠、林田共建組合拳,走出了一條平原地區森林城市建設的路子。全市擁有森林公園10個、濕地公園9個,公園綠地368處、生態休閑精品景點100個、省級鄉村旅游區24個,為游客提供了高質量的“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生態旅游體驗。
交匯點記者 徐超 陳明 賁騰 實習生 俞圣彤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