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石屏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科工作人員在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南岸馬寶龍尾水庫塘濕地對野生鳥類進行常規監測時,驚喜監測并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的身影。在異龍湖,這是自2022年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以來,青頭潛鴨已陸續三年在異龍湖濕地公園現身,這不僅彰顯了異龍湖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更是對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的有力證明。
青頭潛鴨(學名:Aythya baeri):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遷徙性鳥類,對棲息地環境要求極高,素有“水中無倒影,青頭不落腳”之說法,堪稱環境質量好壞的“指標生物”,被譽為“環境檢驗師”。青頭潛鴨雖相貌平平,但因其數量極為稀少,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極危(CR)物種,2021年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據2021年出版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對青頭潛鴨的評估結果顯示:“種群數量不足1000只,繁殖區和越冬地種群數量都急劇下降,已從部分分布區消失……”因此,其被列為極危等級。青頭潛鴨繁殖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河北等省份,主要在長江以南地區越冬。在云南,除紅河州外,昆明、曲靖、玉溪、保山等州(市)均有分布記錄,但監測到的次數和數量均較少。
在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林業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科監測人員分別于2022年1月在南岸九曲疊翠片區庫塘、2024年1月在北岸前置庫塘均監測到一只青頭潛鴨。自2022年首次發現青頭潛鴨以來,異龍湖管理局、縣林草局持續加大對該物種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力度,監測人員實時定點開展監測拍片,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多年來,通過對異龍湖濕地公園生態修復、開展外來物種清理控制、科普宣傳教育等措施,為野生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異龍湖濕地公園已經成為眾多鳥類樂園。目前,異龍湖濕地公園已監測記錄到野生鳥類175種,其中國家Ⅰ級3種,Ⅱ級20種。
“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青頭潛鴨的三度頻現,彰顯異龍湖濕地公園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