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碳經濟”是在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背景下提出的,蓬勃發展的森林旅游需要解決低碳化問題。國際低碳化的壓力、森林旅游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以及低碳旅游意識的提升等都將促進森林旅游低碳化的推進,但在實踐中,需要旅游企業實行低碳化運營,需要引領旅游者低碳化消費,還需要政府的低碳化激勵。
關鍵詞:低碳旅游,森林公園,生態,景區運營
早在古代,哲人們就認識到人和自然之間的這種倫理關系,強調遵循自然規律,了解自然個性特點,尋求天人合一,許多論述都富有深刻的哲學意義。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條件,也是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重要前提。事實證明,如果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和諧,勢必會影響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如果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人們的生產生活矛盾重重、舉步維艱,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就難以實現。
一 森林公園低碳旅游的發展背景
低碳經濟是人類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尋求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的新突破,它“摒棄21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采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和創新制度,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進展。
旅游作為一種綜合性的人類活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產物。旅游涉及“行、住、食、游、購、娛、營銷、環境”等諸多層面,是人類體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成果的綜合性大舞臺, 旅游業本身具備一定的低碳產業性質,具備發展低碳經濟的良好基礎,具有響應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匯機制、運用低碳技術成果的先天優勢,也必然成為實踐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前沿陣地。低碳旅游就是在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業持續發展的目標。低碳旅游是一種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種措施,它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低碳旅游的推廣和實施是一件惠及我國旅游界的大事,是世界旅游的發展趨勢。但這種推廣和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旅游客源市場、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旅游企業、旅游支撐和保障等多方面內容,難度較大。森林公園創建低碳旅游景區,能很好地將這些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為政府、當地社區、旅游資源、旅游企業和旅游者推廣低碳旅游理念和實施低碳旅游行為,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平臺。
森林公園創建低碳旅游景區更具有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在世界各地已有成功的先例。為此,森林公園在旅游規劃、旅游吸引物的營造、產品策劃、設施配置等方面都要貫徹低碳旅游的理念,打造低碳旅游景區。“低碳景區”的內涵主要包括自然和人文內涵兩部分。自然內涵是指,把對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與低碳理念緊密相連,在開發和運營全過程堅持低碳化操作。人文內涵是指,森林公園的低碳景區建設要有一個良好的倡導低碳旅游的社會環境,要有對建設低碳景區的深度意義充分理解的廣大參與者(包括建設者和游客),把建設和保護低碳景區作為一種自覺意識和本能行動。
二 森林公園低碳旅游發展的必要性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它在生長過程中,通過光合作用,將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后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來,有強大的碳匯功能。森林蓄積每生長1 m3,平均吸收1•83 t二氧化碳,放出1•62 t氧氣。造林就是固碳,綠化等同于減排。通過擴大森林資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目前來看是一種成本非常低的政策工具。森林不只是最大的陸地碳庫,而且作為生物類材料具有環保性,是一種低碳經濟材料。林業生物質能源材料的生產既能固碳,又能減少對化石材料的需求,還能促進經濟發展。
從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最終公布的協議來看,林業成為其中唯一一個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亮點,各國表示將通過REDD (減少森林砍伐和退化)、發達國家300億美元經濟援助及碳排放交易等機制,加快世界森林資源保護,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濫砍濫伐現象加以制約。國際社會要求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巨大壓力,將成為促進森林公園旅游低碳化與產業升級的動力。
(一)森林公園旅游蓬勃發展中的需要性
隨著工業化的推進,人們逐漸厭倦充斥著鋼筋水泥、高樓林立的城市生活,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已成為新的旅游潮流,以休閑、健康見長的森林旅游備受游客青睞,近年森林旅游已經成為林業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低碳經濟理論與思想促進森林旅游資源的保護,森林公園的旅游業發展是低碳經濟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收益三者可以和諧統一,既保護生態又促進森林公園的經濟發展。旅游業與其他產業一樣,以消耗資源為代價,也排放二氧化碳。同屬旅游范疇的森林公園旅游發展同樣存在高排放、高耗能的問題。在全球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森林公園在旅游發展過程中業也要勇于承擔低碳化的任務。
(二)森林公園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森林旅游過程包含“吃、住、行、游、購、娛”等六要素。森林旅游要借助輪船、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每種交通方式都對大氣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飯店作為高消費場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排放大量的大氣污染物,成為碳排放的重要污染源。一座中等規模飯店的燃煤鍋爐,一年會排放4200 t二氧化碳、70 t煙塵和28 t二氧化硫[4]。再如飯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等日用品,質量差、使用率低、浪費嚴重,生產過程中和使用后都會給環境造成很大壓力;在購物環節,廠商為吸引顧客眼球,土特產和紀念品的包裝上大量使用難降解材料,既浪費資源,又對環境造成污染;旅游者亂扔的垃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處理,同時也產生碳排放。森林旅游各環節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對森林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優良的環境是森林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是森林旅游業的競爭力所在,為促進森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勢必要求節能減排,保護森林旅游賴以發展的環境。
(三)森林公園低碳旅游的可操作性
多年來,森林公園不斷地沿著“生態旅游”、“綠色旅游”和“可持續旅游”的方向發展,已為低碳化的實施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森林公園的旅游發展以良好的森林景觀和生態環境為依托, 利用森林及其環境的多種功能發展低碳旅游,不但能夠以較低成本達到減少排放和增加碳匯的目的,而且帶來就業與收入增加、擴大交流、社會進步等多種協同效應,是林業產業體系中實現三大效益最明顯的產業之一。此外,與木材加工、造紙等第二產業相比,與伐樹開荒、毀草耕田、放牧漁獵等傳統農業相比,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破壞要小得多,森林公園發展旅游業應當而且可以成為林業低碳經濟發展的先鋒產業。
三 發展森林公園低碳旅游面臨的問題
(一)低碳習慣差
低碳旅游是一種全新的旅游方式,森林公園發展低碳旅游意味著游客很多慣常的旅行行為需要改變。如酒店不再免費提供牙刷牙膏等日用品;減少換床單的次數;用電瓶車、牲畜取代汽車等交通工具;垃圾要自己帶回家;自己隨身攜帶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食用素食等。這種全新的旅游方式對游客的旅游習慣提出了挑戰,如果游客能夠接受則無疑實現了節能環保和提高游客價值體驗的雙贏,反之如果不能接受則勢必降低游客的體驗價值甚至降低景區游客滿意度。
(二)技術門檻高
建設低碳景區,首先是引用低碳技術改變現有能源的消耗模式,涉及到景區能源供應如改變景區的能源利用模式,使用生態能源和節能環保能源如太陽能、生物能、有機能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替換如使用電瓶車、自行車替換汽車;建筑如采用節能環保、無污染的環保材料;服務如增加低碳導游,設置低碳通訊、飲食、住宿服務以及垃圾廢物的分類回收處理等。對于大多數森林公園而言,資金缺乏是最重要的瓶頸。況且,就目前我國利用新能源的技術現狀而言,完全在景區使用新能源也存在困難。據中國科學院能源領域戰略研究組研究表明,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關于太陽能的技術規范與技術產品質量認證標準,部分關鍵設備依靠進口,一些高效、低成本、環保的技術仍然依賴國外,農林業廢棄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的培育研究進程緩慢等。
(三)經濟成本高
從森林公園的經營管理來說,景區的低碳轉型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來自于技術更新、替換以及融資等方面。如自主創新技術不成熟所付出的設備購買成本;投資額大,融資渠道有限所造成的融資成本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森林公園在實施低碳轉型期間的舉步維艱。
(四)衡量標準不確定
目前的景區評價標準仍然沿用傳統的工業化標準衡量后工業化時代追求個性的旅游業發展。在評定5A級景區時,停車場要有多大、道路要有多寬,這些硬性的標準已經完全不能適合低碳型景區。對景區的評定衡量中,經濟GDP至上一直是奉行的理念,提高游客接待量、加大景區開發力度是景區GDP的主要增長點,
然而,毫無限制地擴大游客接待量和過分開發勢必對森林公園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在低碳經濟的要求下,現行評價體系與低碳景區評價標準不相符。
四 森林公園低碳旅游的運營機制
目前,國內外及社會大眾對“低碳”的理解有所不同,地方政府、企業、消費者對低碳經濟都存在一些誤解。低碳旅游作為一種全新的旅游觀念,在中國還剛起步。在森林公園推行低碳旅游,將面臨諸多障礙,要將低碳觀念轉變為自覺的低碳行為將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政府部門、旅游企業和旅游者等眾多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努力。
(一)森林旅游企業的低碳化運營
森林公園是以優美的環境為游客提供休閑、娛樂活動的場所,公園內的旅游企業經營者首先要改變“旅游是無煙工業”、“環境投資是旅游企業的負擔”的觀念,應該認識到投資環境是旅游業重要的競爭手段。森林公園的旅游企業經營者要主導低碳消費方式,具有節能減排的責任意識,并進行技術創新,為營造良好的環境,系統選擇低碳運營方式,提供低碳節能的旅游消費品。
1、交通低碳化
發展綠色交通,建設低碳道路等途徑,使用低碳交通工具,發展低碳交通設施,將因運輸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既達到環保的目的又有益于身心健康。景區內設置環保旅游觀光車、電瓶車、畜力車、人力車等少污染或無污染的交通工具;森林旅游區內禁止外來車輛、私家車、公務車及出租車的進入,以保護生態環境;修建生態停車場,使用無污染生態材料,如石板、卵石、沙子等鋪設景區道路。
2、建筑低碳化
酒店越豪華,碳排放量一般也越高。因此在低碳旅游景區應提倡游客入住舒適、便捷的經濟型酒店、鄉村客棧、家庭旅館等。在設計上引入低碳理念,建設依賴于自然的旅游住宿設施,注重自然通風采光的設計,考慮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建筑保溫材料的使用,推廣節能燈與智能控制等降低能源消耗。杭州黃龍飯店1-3號樓的外立面貼有TOTO科技瓷磚,可以吸附有毒氣體,并釋放純凈氧氣, 1 m2瓷磚的凈化效果相當于種植了40棵白楊樹, 5、6號樓的外立面鋪設了NAX的納米科技瓷磚,不僅外觀靚麗,還有獨特的自潔功能,能讓樓宇長時間保持光潔如新[4]。
3、能源低碳化
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盡量使用自然能源、生態能源(沼氣)、清潔能源以減少石油能耗的增長,建設低碳能源供應系統,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低碳化;在日常運營中節約用水,減少使用洗滌劑,盡量減少水污染。
4、用品低碳化
在確保設施和服務不降低標準的前提下,物品盡可能地反復使用,把一次性使用變為多次反復使用或調劑使用。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將其回收,把它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
5、商品低碳化
發展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生產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土特產品和旅游紀念品,合理利用當地全生態、無污染的原材料,采用綠色、生態標志,讓游客在旅游消費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生態環保意識。
6、廢棄物低碳化
廢棄物要分類收集,便于無害化,使用生態垃圾桶等方式,發展低碳環境衛生設施;通過使用循環污水處理裝置,提倡清潔廁所、節水廁所,推廣生態、沼氣廁所;餐廳內每天殘余的食物,作為一種可堆腐的有機物,可通過厭氧發酵生產沼氣。
(二)旅游者低碳化消費觀念的引導
1、提高低碳消費意識
低碳旅游者只會存在于現存的低碳消費者中,即低碳旅游者只是低碳消費者的延伸。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大軍的行列,數量龐大的旅游者是踐行低碳旅游方式的主力軍,他們的示范效應又會推動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會中普及,為此,景區要引導旅游消費者將低碳旅游觀與旅游的食住、行、游、購娛等各個環節結合起來,實現低碳旅游行為方式的轉變。對于景區內各接待服務單位、本地居民、導游、外來游客應經常性地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影響。例如,可以與景區內的各接待單位簽訂《低碳環保經營協議》,有效加強督查和管理。讓居民們了解到 , 好的環境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對導游和游客可以采取免費發放《景區低碳旅游行為指南》的舉措,,宣傳低碳旅游理念,指導旅游者從傳統的旅游方式向低碳旅游方式的轉變。
2、引導低碳消費行為
旅游低碳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整體出發,需要各利益相關者的積極參與。政府層面對低碳旅游早已重視,非政府組織、旅游企業以及旅游者個人也有響應,全社會低碳旅游的意識漸漸提升。九寨溝各賓館從2007年起,逐步取消一次性生活用品。杭州怡萊連鎖酒店正在醞釀“碳積分計劃”,鼓勵客人在住店過程中節約資源,減少碳排放量,客人在住店過程中的各種減碳行為都將獲贈相應積分,酒店給予獎勵[5]。2009年3月,作為旅游中介的攜程旅行網推出國內旅游行業首個“碳補償”項目,身為旅游者個人的周迅以零代言費全力支持,捐出238棵樹苗來抵消自己2008年航空里程的碳排放。
2009年6月, 10位上海市民組團“低碳”游北極,并為自己在行程中產生的所有“碳”買單。由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環保局等機構發起的“穿越長三角——— ‘綠色出行看世博’聯合行動”于2009年10月13日從上海出發,宣傳低碳理念,推崇綠色出行[6]。由“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發起,并會同內地、香港、澳門、臺灣多家旅游權威機構共同主辦的以“發展低碳旅游促進合作共贏”為主題的“2009兩岸三地旅游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將于2010年3月在深圳隆重召開。2009年是中國第二個生態旅游主題年,活動主題為“發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隨著相關活動的推廣、輿論宣傳的跟進以及政府與企業的積極引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選擇綠色交通、碳中和酒店、碳補償行為(如種樹等),越來越多組織與個人加入低碳旅游的陣容。
旅游者要自覺肩負起環保責任,做有責任的旅游者,用低碳生活方式指導旅游活中的食、住、行、游、購、娛。盡量食用綠色、有機食品生和生態食品,選擇以蔬菜和植物性為主的低碳食物。通過旅游飲食調整人們的飲食結構,既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也有助于溫室氣體的排放,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
在選擇旅游住宿時,抵制奢華之風,優先選擇具有“綠色標簽”的旅游酒店;自備洗漱用具,不使用酒店提供的“六小件”物品;自覺節約水電;盡量減少更換床單、被子、毛巾的次數。
在交通方式的選擇中,應盡量以徒步、自行車、公交車、鐵路等相對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駕車、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在景區內盡量使用電瓶車、畜力車、人力車等少污染或無污染的交通工具。
在選擇同一類型的旅游線路時,盡量選擇個人碳足跡相對少的旅游線路。優先選擇低碳旅游活動形式,如徒步、登山、有氧運動等運動康體類活動以及科考等對環境影響相對小的旅游活動。
3、低碳化政策激勵與管理
推動森林公園的低碳消費,必須要有低碳產業的支撐。低碳化需要上級管理部門應用政策工具,采取管理措施,助推森林公園的旅游業低碳化。
(1)政府的政策激勵
倡導低碳旅游方式期待大量的綠色環保企業。綠色環保企業是發展低碳旅游的重要實踐者。2009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支持賓館飯店、景區景點、鄉村旅游經營戶和其他旅游經營單位積極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廣泛運用節能節水減排技術,實行合同能源管理,實施高效照明改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創建綠色環保企業。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精神,政府應運用市場機制和政策工具,通過稅收、經濟補償等方式,影響旅游企業經營者的行為,對減少碳排放的旅游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或直接補貼。
(2)政府的低碳化管理
森林公園的主管部門應盡快制訂符合森林旅游業低碳化發展要求的森林旅游產品質量標準、森林旅游旅游服務標準與森林旅游管理標準,使森林旅游開發、經營、消費和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鼓勵森林旅游企業研發“低碳旅游”產品、服務及項目,開展“低碳旅游證書”等考評活動,以激勵和督促森林旅游企業盡量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協調旅游、環保、能源、交通、財政等相關部門,共同為森林旅游業的低碳化經營服務。
五 總結
本文通過分析森林公園低碳旅游發展的背景,現在面臨的問題,并針對現有的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森林公園低碳旅游的發展,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不管是旅游者方面,還是景區經營管理方面,都需要建立低碳觀念,通過旅游景區、旅游者、旅游業等的共同作用,森林低碳旅游將取得突出的成績。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