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品橙旅游網發布《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旅游成績單》,并作如下說明:“近日,各地省直轄市紛紛亮出2016年旅游成績單,據品橙旅游不完全統計,從成績單來看,廣東、江蘇、浙江分列旅游收入前三位,山東、浙江、河南分列接待旅游人次前三位,云南、貴州、江西旅游收入增幅最大”。“根據各省已經發布的數據,共有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西藏自治區未查詢到數據”。
感謝“品橙旅游”及時提供了這張匯總表。對這張表中列出的數字,可以進行各種分析。廣東、江蘇、浙江旅游收入是否位前三位,山東、浙江、河南接待旅游人次是否位前三位,也有待探討。因為這份“成績單”恰恰說明目前的旅游數據泡沫太多,“縱向不可加、橫向不可比”。這個“成績”排名榜并不準確。
本人則從國家統計局近日提出的數據打假、統計改革的角度,略作分析。
1月9日國家旅游局宣布:“2016年,我國旅游產業持續增長,預計全年國內旅游44.4億人次,同比增長11%;國內旅游總收入3.9萬億元,同比增長14%”。
本人把各省區市自己公布的數據相加后發現:30個省區市旅游總收入13萬億元,是全國3.9萬億元的3倍多;27個省區市接待國內游客共95億人次(如上待補的江蘇省、四川省和遼寧省數據,可能為11億人次),是全國44.4億人次的近3倍。本人曾多次做過這種比較,各省區市公布旅游收入之和與國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國總收入相比,2004年為2.7倍,2010年為2.3倍,2012年為1.9倍??梢?,至今這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且不說國家旅游局公布的44.4億人次有無水份,但“縱向不可加、橫向不可比”確是越發嚴重了。
本人根據該《成績單》整理的各省區市公布的游客人數同比增長率:
11%(全國增長率)以下:北京、上海、浙江、山東。
12-15%:廣東、湖北、河南、天津、黑龍江。
15-20%:安徽、湖南、廣西、福建、陜西、吉林、內蒙古、重慶。
20-25%:江西、河北、山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25-30%:河北。
30-40%:云南。
40%以上:貴州。
2016年各省區市公布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長率為:
14%(全國增長率)以下:北京、上海、江蘇、湖北。
15-20%:廣東、浙江、山東、海南、河南、遼寧、天津。安徽、內蒙古、重慶、黑龍江。
20-25%:四川、山西。
25-30%:湖南、廣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福建、吉林。
30-40%:江西、河北、新疆。
40%以上:貴州、云南。
可見,接待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數的僅4個省市,其中上海市和北京市最低,貴州省和云南省最高。
2月16日筆者在《中國經濟網》發表《應從三方面改革旅游數據統計》一文中寫道:“在筆者看來,如果說從地區來說遼寧省是統計數據造假的重災區,那么從部門來說旅游系統則是統計數據造假的重災區或之一”。品橙旅游發的這張“成績單”又一次驗證了這個判斷。
前任國家旅游局領導曾力推以過夜游客數作為國內游游統計的核心指標,在杜一力主持下進行國內旅游統計改革。這個改革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旅游是離開慣常居住地去其他方休閑和體驗的本質特征。不過夜很難說是“離開慣常居住地”。這個改革可以有效訪止一個游客一次旅游被重復統計的弊端。如國內流行的以旅行社、景點、酒店和旅游車為渠道的統計方式,極易發生1名游客被多次重復統計為多個“人次”。在信息數字化、智能化的條件下,以酒店、民宿、客棧等旅居設施的接待記錄為統計基礎,縣、市、省、全國依次匯總統計過夜旅客人數比較容易做到,能實現“縱向可加、橫向可比”,而且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準確地掌握旅客的客源地、旅行目的、流向和停留天數等基礎數據,是一舉多得之法??上н@項改革開展了多年之后無果而終,不知何故。
期待改革游統計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如2015年9月國家旅游局旅游統計工作座談會所指出的,徹底結束沒有旅游數據總量分析的歷史,建立一個以旅游統計指標體系為基礎,以國家、省、市、縣四級縱向聯動機制為依托,以公安、商務、海關、統計等部門及大型旅游企業橫向數據交換為支撐,“縱向可加、橫向可比”的旅游統計與經濟分析的完整體系。
當然,旅游統計改革不只是統計指標和方法的技術層面的改進,更重要的是統計體制機制的改革、發展旅游指導思想的轉變。否則,統計“大數據”改革很可能成為做“大”旅游數據“改革”。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