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新數據讓你讀懂中國文學國際影響力》一文引起熱議,文中,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執行主任何明星公開他所制作的“2014最具影響力中國文學譯作”前20名榜單,其中西溪創意產業園入駐名人麥家、余華分別名列一、二名,領跑榜單,莫言、鐵凝、殘雪、王小妮等中國當代作家也都榜上有名。
這20部中國文學翻譯作品,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基本面貌的濃縮。既有中國傳統文學經典小說《三國演義》、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也有中國當代純文學作家麥家、余華、莫言的作品,還有新一代青年作家郭小櫓、盛可以、劉慈欣的作品。從文學體裁上看,既有小說,也有詩歌,還有兒童讀物。中國當代文學作品16部,傳統文學作品4部。其中,西溪創意產業園入駐名人、著名諜戰小說家麥家的《解密》名列榜首,西溪創意產業園入駐名人、著名作家余華的《黃昏里的男孩》名列第二。
何明星認為,一些文學風格與歐美流行十分接近的作品,往往會獲得額外推崇。比如排行榜第一名的是麥家的《解密》,契合了歐美長期流行的懸疑探秘風格的文學閱讀趣味。被連續翻譯出版,知名度愈來愈高。
中國當代文學在歐美的翻譯出版,曾經很長時間停留在大學、專業研究機構的象牙塔中。新世紀10年來,它已經從學術研究的象牙塔中走出來,逐步深入到歐美社會的普通讀者中間,成為西方社會普通讀者了解中國社會的一扇窗口。“麥家給國外展示了一個全新的中國作家形象的同時,也給中國文學界時下存在著的某些問題提了一個醒。時代變了,讀者的需求變了,我們的文學趣味也應該有所求新求變。”
在麥家看來,在一定意義上,形勢已經在被悄悄“改變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作家走出去肯定有直接間接的好處。但最有威力的是中國的發展,這已經波及世界每一個角落,不僅僅是文學或者文化界,而且是每一個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他們的每一個白天和夜晚。”麥家說。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積極推動當代文學和文化作品走入西方主流社會和主流人群。 “今天我們是怎么迷戀他們的,明天他們就會怎么迷戀我們。”
用此排行榜說明“中國文學國際影響力”也許并不全面,但是作為中國各個領域"走出去"的一部分,中國文學的走出去無疑讓人對中國 “走進”海外的前景滿懷信心。
楊宇涵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