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是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維護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人們把濕地稱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濕地作為一種資源,在保護環境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濕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和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具有蓄洪防旱、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控制污染、維護生物多樣性、保持區域生物平衡等多種生態功能。翠湖濕地公園是建設部2005年5月批準的第一批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的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因此有必要對其保護進行探討。
1翠湖濕地概況
1.1分布位置:翠湖濕地公園位于海淀區上莊鎮,毗鄰北京西北部著名的風景密集區,有香山、頤和園、鷲峰、陽臺山、鳳凰嶺等景區,是北京的后花園,是北京的江南水鄉。
1.2濕地面積:整體規劃面積14200畝,分期規劃實施。目前公園一期工程已經竣工,面積約為2000畝,供投資10000萬元。同時,還在進行著修復濕地的工作。已經修復了園內土地10000畝,其中濕地6000畝,包括沼澤、蘆葦蕩、灘涂、河流、湖池、稻田、人工濕地水凈化系統。
1.3翠湖濕地的動植物種類: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初步調查約有水生植物30科,100余種;自然棲息的水禽有白鷺、蒼鷺、池鷺、大雁、白天鵝、綠頭鴨、小辟綈等約300余只,后又引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鵜鶘、黑天鵝、黃嘴鸛、冠鶴等雁鴨類水鳥2000余只。生態結構逐步自然演替接近原生態,自然和諧,已成為食物豐富、地形多樣、隱秘的鳥類棲息地。
1.4翠湖濕地的重要地位 翠湖濕地所在的地區歷史上就是稻香湖景區,在大西山風景區,稻香湖風景區和皇家園林三大板塊中地位突出,翠湖濕地公園位于其核心區,不僅成為海淀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被列入了北京市水利,濕地保護和綠化規劃,定位為城市綠地系統。該濕地公園的功能不僅包括濕地的抵御洪水,調節徑流,水禽繁殖與棲息,調節小氣候,凈化水質并通過食物鏈作用保持生態平衡等自然功能,而且在北京還具有以下功能:為首都北京的新的城市定位和北京農業的發展提供和諧社會發展;為城市居民創造心里緩沖環境,在提供生態景觀的同時提供精神產品,以滿足人文需求;通過“生態服務價值”的評估提高環境質量,直接提高社會綜合資源的綜合社會功能。
1.5翠湖濕地的開發現狀: 一田(水稻田),一林(生態林帶),一路(環濕地的道路),一帶(觀鳥帶),一河(串聯濕地系統的紐帶和自然隔離帶),一塘(荷花塘),一蕩(蘆葦蕩),一中心(中心沼澤)。目前已經完成的工程: (1)有400畝復合生態型荷花塘;300畝的天鵝湖,300畝的雁鳴湖,100畝的蘆葦蕩,300畝人工濕地處理污水模型,420畝水稻田。(2)濕地水質在線圖象和數據無線傳輸系統;(3)建設了小型濕地博物館;(4)野生水禽種類已經達到40余種800多只,家養逆向順化水禽2000只。(5)完成了植物本底初步調查:翠湖濕地的水生植物種類占北京地區水生植物的65%,共17個科,37個種。(6)完成了萬畝濕地公園修復的概念性設計,產業設計和農民的就業設計。
2翠湖濕地的生態價值
2.1.濕地生物多樣性
濕地生物多樣性也就是濕地中的生物資源,有的生物已被人們作為資源所利用,但有更多生物,人們尚未知其利用價值,是一種潛在的生物資源。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于1993年編寫的《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指南》中對生物多樣性價值類型的劃分和國內的一些價值分類體系,濕地生物多樣性價值可分為使用價值、選擇價值和非使用價值三種類型。
2.1.1翠湖濕地生物多樣性簡述
翠湖濕地為自然棲息的水禽有白鷺、蒼鷺、池鷺、大雁、白天鵝等動物以及后來引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鵜鶘、黑天鵝、黃嘴鸛、冠鶴等雁鴨類水鳥提供了優良的生存場所,以及必須的棲息、遷徙、越冬和繁殖場所。并且為多達30科,100余種的水生植物提供了很好的生長環境。單就翠湖濕地里的翠湖荷花池就已經發現有約70多種植物,以野生為主。有岸邊植物和水生植物。
2.1.2濕地生物多樣性價值的評價方法
(1)直接市場價格法
是指濕地生物多樣性提供的物品和服務可以在市場上貿易所產生的貨幣價值,如濕地動植物產品和旅游服務等。當此發生時,可將這些物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充當它們貨幣價值的一種近似值。又可以分為市場價值法和費用支出法。市場價值法,即以濕地生物多樣性提供的商品價值為依據,例如,濕地每年提供的蘆葦、藥材、捕魚等的價值。 這種方法比較直觀,是評價濕地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也是最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只考察了生態系統及其產品的直接經濟效益,而沒有考慮到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效益和生態服務價值。費用支出法常常用于計量濕地生物多樣性的服務價值,它以人們對某種環境效益的支出費用來表示該效益的經濟價值。例如翠湖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休閑和旅游效益,可用旅游者去翠湖濕地的實際總支出來表示,包括往返交通費、餐飲費、住宿費、門票費、攝影費、購買紀念品費用以及有關的服務支出等。
(2)替代花費法
當某些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效益和服務的市場不存在,沒有市場價格時,可以通過具有這些效益或服務的替代品的市場和價格來估算這些生態效益或服務的價值。替代花費法一般包括旅行費用法(TCM)、規避行為(AB)與防護費用(DE)法和享樂價格法(HPM)。旅行費用法是評估未明碼標價的自然資源或環境資源的一種方法。以參觀游覽一自然風景點所花費的時間或費用來代替進入此景點的價格,它被廣泛地應用于評價某一地點的娛樂服務。享樂價格法的原理主要是人們賦予環境質量的價值可以通過他們為優質環境物品享受所支付的價格來推斷。此法常常用于房地產價值評估。規避行為和防護費用法是指通過觀察人們為防止實際或潛在的環境質量退化所愿意花費的錢來獲得信息。
(3)生產成本法
生態系統或自然資源對人類產生凈效益的同時,也存在因人類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而帶來的生態影響,即生態破壞的經濟損失以及為消除這些損失而須支出的費用,統稱“生態代價”。生產成本就是指為恢復、保護或重建這些損失而需要的花費。常用的方法有機會成本法、恢復和保護費用法和影子價格法等。
(4)權變估值法(CV)
濕地生物多樣性非使用價值的評價方法為權變估值法(CV),也叫條件價值法、調查法或假設評價法。適用于各種“公共商品”的無形效益評估。權變估值法屬于直接方法,它應用模擬市場技術,假設某種“公共商品”存在并有市場交換,通過調查、詢問(直接詢問、電話詢問、信函詢問等)、問卷、投標等方式來獲得消費者對該“公共商品”的支付意愿(WTP)或消費剩余(NWTP),綜合所有消費者的WTP或NWTP,即可得到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 綜上所述,濕地生物多樣性使用價值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
2.2蓄納貯水功能
濕地具有強大的蓄水功能,是一座獨特的天然水庫,其特有的生態構造不僅能夠吸納大量降水和過境水,而且可以延緩蒸發蒸騰,長期穩定地保持區域內的水資源總量。翠湖濕地的水源為南沙河,配合毗鄰的上莊水庫,能夠一起大面積源源不斷地補充地下水及供給農業灌溉、養殖用水。濕地這種蓄納貯水功能很好地保持了當地水量的平衡,為水資源持續利用創造了條件。翠湖濕地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入南沙河,調節上莊水庫的安全水位,因此保護濕地就是保護其天然儲水系統。近幾年來,由于氣候千早,調洪蓄水作用不是那么明顯,但在洪澇年份將會顯示出其此方面的重要作用
2.3 蓄洪防洪抗旱功能
濕地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質,其草根層和泥炭層孔隙度達72%~93%,飽和持水量達830%~1030%,每公頃沼澤濕地可蓄水8100立方米能保持大于土壤本身質量3~9倍的蓄水量,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蓄水庫,可減少洪澇災害的危害。翠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半年(4-9月),占年雨量的 90%以上.冬半年(10-3月)雨量不足10%。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6-8月,占年雨量的75%,其中7-8兩月降水量占夏季降水量的84%,所以7月下旬到8月上旬為降雨高峰。冬季 (12-2月)降水只占年雨量的2%。春季(3-5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0毫米左右,占年雨量的8%。秋季(9-11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5毫米左右,占年雨量的14%。如果濕地被大量的開墾而不是被保護,則容易引發洪澇災難。反之如果洪水被貯存于濕地土壤中或以表面水的形式保存在濕地中,不僅可減緩洪水流速,使一部分水通過蒸發而提高空氣濕度,一部分水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而且在天旱時濕地里的水分又可為周圍環境提供水源,解除干旱。
2.4環境調節功能
濕地可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一是大面積的濕地提高了植被覆蓋率,可以抑制風沙侵蝕,減少地表土流失,保障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環境質量。另一方面,綠色植被也可以大量的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雖然,植物呼吸作用也要呼吸O2排放CO2,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大的多,因此綠色植物是大氣中CO2的天然消費者和O2制造者,起著使空氣中CO2和O2相對平衡的作用.研究表明,每公頃濕地綠色植被每天能吸收800kgCO2,生產500kgO2;翠湖濕地的濕地面積是6000畝,也就是(一公頃等于15畝)有400公頃的綠色植被可以吸收320000kgCO2釋放20000kgO2。二是防止水土流失,因洪水沖刷裹帶的泥土進入沼澤地會被過濾沉淀下來,避免水土的直接流失,進而促淤造地;三是可調節小氣候,濕地的蒸騰作用可保護當地的濕度和降水量,減少土壤水分的喪失。
2.5降解污染功能
沼澤濕地具有良好的凈化環境功能,這是因為它提供了處理污染的天然空間,還具有吸收轉化污染物的生態機制。鐵、錳、鉛、鎘、砷等有毒有害污染物進入濕地,一部分被沉淀下來,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經過化學和生物過程轉換而被儲藏起來,再以產品的形式從濕地系統釋放出來。其過程就是濕地生長的濕地植物、微生物通過物理過濾、生物吸收和化學合成與分解等方式把人類排入湖泊、河流等濕地的有毒有害物質轉化為無毒無害甚至有益的物質。濕地生態系統大量介于水陸之間,具有豐富的動植物物種,所以濕地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態系統無法代替的;另外,濕地中還有許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它們能夠在其組織中富集金屬及一些有害物質,很多植物還能參與解毒過程,對污染物質進行吸收、代謝、分解、積累及水體凈化,起到降解環境污染的作用。翠湖濕地區域中,大量的濕地植物像蘆葦、香蒲、水燭等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質、營養物質,有利于毒物和雜質的沉淀和排除。從而能夠提高水的質量,有益于濕地周邊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2.6巨大的經濟潛力
濕地具有極高的生物生產力,其生產力甚至超過最集約經營的農業生產系統。從濕地產品獲得的效益,就單位土地而言,比任何生態環境要高得多。濕地內的天然產品包括泥炭、木材、飼草、肉類、蘆葦、樹脂、果蔬及蜜源等。
2.7穩定生態系統功能 濕地是穩定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鏈條。任何生物都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對整個系統物質轉換、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一個生態系統的物種發生變化時,生態系統的功能也將發生變化。翠湖濕地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物物種, 自然棲息的水禽就有白鷺、蒼鷺、池鷺、大雁、白天鵝、綠頭鴨、小辟綈等約300余只,同時翠湖濕地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鵜鶘、黑天鵝、黃嘴鸛、冠鶴等雁鴨的繁殖棲息地,一旦這塊濕地不復存在,這些珍稀物種就將受到嚴重威脅,區域內的生態系統穩定也將被破壞
3翠湖濕地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3.1翠湖濕地的社會價值:
根據人工濕地的定義,開發和恢復著名的京西水稻,合理利用和保護了基本農田,并安置農民就業60余人(預計安置2000人)。翠湖濕地公園的開發,需要對園內的200多戶農民進行再就業安置,當地政府已經針對這些農民的特點進行了一些技能培訓。使很多農民具備了從事一些沒有過高技術含量的崗位。因為圍繞翠湖濕地開發的整個區域開發走的是這樣的開發模式:生態型,服務型和高新技術型。附近已經建設了一些高新技術開發區,可以為當地農民提供一些崗位。而且在未來翠湖濕地公園開放之后,在北部開發辦的統一規劃同意管理下,會為當地農民安排一些崗位,如在翠湖濕地公園經營過程中需要的食品經營者,保潔員,管理員,門票售票員等等一些崗位。 同時因為通過濕地公園的建設,改善了自然環境,野生水禽種類已經達到了40余種,800多只,有些種類已經開始繁育后代。昆蟲,特別是有益類昆蟲和種群大幅度提高。濕地的水質明顯得到了改善,達到三級水質。
翠湖濕地的建設目標是通過修復,保護性開發濕地公園,形成海淀區鳳凰嶺,翠湖濕地,南沙河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獨特的旅游景觀,為消費者提供精神,環境和旅游產品;在自然與人的和諧構建中打造中關村“生態辦公區”通過對水質的檢測和生態系統的修復,建立城市湖泊濕地對郊區生活污水的自然凈化模型,為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提供樣板。同時計劃將翠湖濕地建立成水利,生物,生態工程相結合的,養水、用水、調節水、重復利用水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通過環境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景觀多樣性——經濟多樣性的循環、實現城鄉在環境互襯、經濟互補、資源精華循環三個方面的互動;充分利用綠化和生態政策,探索政府支持、科學指導、企業投資、多方等籌措資金等途徑來修復、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的新機制;形成北京近郊最大的鳥類棲息地,并為綠色奧運提供環境襯托。
翠湖濕地于2006年10月20日接待了出席亞洲教育北京論壇的外國元首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荷蘭,英國及法國等國家的生態,濕地專家,并得到一致的高度評價。
3.2翠湖濕地的經濟價值。
翠湖濕地為當地居民提供豐富的動植物食品資源。提供了水生動植物和水禽等野生生物供人們食用。同時水產品捕撈、人工養殖和培育濕地經濟植物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收益。 翠湖濕地的經濟價值主要體現在其強大的旅游功能上。翠湖濕地為人類提供了集聚場所、娛樂場所、科研和教育場所。計劃的經營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建立會員制;二是開發文化和會議產業經濟;三是與中關村建設互動,提供生態辦公和物業服務;四是開發中小學生科普樂園,組織濕地生態夏令,冬令營,進行各種野外考察;五是進行環保體驗,;六是開發垂釣,采蓮,野炊,游湖,篝火晚會等旅游活動。 翠湖濕地對旅游方面的經營理念是,熱愛生命、擁抱健康、享受大自然。形成自己獨特的濕地旅游品牌——開發濕地四季生態旅游——春天賞花、夏日觀荷、秋季采擷、冬天冰雪;借助文化和傳統開發賞月、觀荷、觀鳥、觀日出、賞日落等高雅旅游品種。
4.翠湖濕地目前存在的問題
4.1濕地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
即將開放的翠湖濕地公園存在著一個主要的文集就是如何處理發展旅游與保護濕地環境的問題。關于旅游與環境關系,美國學者Erlet Cater將其劃分為四種類型:①旅游業與環境相互促進關系。②有利于環境保護而不利于旅游收入的關系。③有利于旅游業而不利于環境保護的關系。④旅游業與環境相互制約關系。濕地為生態脆弱地區,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 人類在開發和利用濕地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與濕地環境產生矛盾,這一矛盾隨著人口的增長和技術的進步,人類對濕地環境的干擾和破壞將日趨嚴重,由此產生的環境問題又進一步影響了濕地周圍甚至更廣大區域的人類生存。在濕地旅游開發中,旅游業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保護需求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和不可避免的。翠湖濕地是由海淀區政府與當地的一家大地錦繡公司聯合投資建設的,該公司目前已經投入約三億元的資金用于濕地的開發與后續建設。一家商業性質的公司的介入,其目的肯定是為了盈利,而且是短時間就要收回成本。而政府則更多是想要對翠湖濕地進行保護。如何去調節這種矛盾,如何能夠在盈利最大化的基礎上讓濕地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這是目前擺在翠湖濕地開發者面前的首要問題。
4.2濕地旅游業的門檻人口與濕地環境容量之間的關系
濕地可持續旅游強調在發展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與自然及社會環境的正相關關系,減少或消除負相關關系。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是確定濕地旅游業的門檻人口(保證不發生虧損時的最低游客人數)和濕地環境容量之間的關系。如果濕地環境容量大于旅游門檻人口,旅游接待人數在小于濕地環境容量的情況下,仍可獲得經濟收益,并且不對濕地環境產生永久性破壞。如果門檻人口數量大于濕地環境容量,發展濕地旅游業可能造成兩種后果:如果以經濟效益為標準,游客人數必定超出濕地環境容量,造成濕地環境破壞;如果以濕地環境容量為標準,游客人數必須低于濕地環境容量,同時也達不到門檻人口數量,旅游業難以獲得經濟效益。上述兩種容量之間的關系是動態的,但在一定時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翠湖濕地也是如此,如果放開手讓旅游發展,不控制每天進入濕地公園的游客人數,也就是讓門檻人口數量大于翠湖濕地的環境容量,那么其結果會造成翠湖濕地在短短的兩到三年時間內完全被人為的破壞。
4.3濕地旅游與濕地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濕地旅游的經濟效益與濕地環境保護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因此任何融合了當地濕地環境特色與新奇內容的濕地建設、濕地農業、濕地工業、濕地環境綠化工程等,都可以作為旅游的吸引物來吸引游客,同時也就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如翠湖濕地在開發的同時,鼓勵當地農民轉變種植理念,將以往的純農作物種植,轉變成經濟作物的種植。如在濕地附近發展草莓、葡萄、櫻桃采摘園等旅游項目,吸引來翠湖濕地公園旅游的游客參與,一樣能夠得到很好的經濟效益。因此,濕地旅游是在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基礎上,在取得生態效益的同時,還帶來了相應的經濟效益。
5翠湖濕地可持續發展研究
濕地與人類的生存、繁衍、發展息息相關,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不僅為生產、生活提供多種資源,而且具有顯著的環境功能和效益,在調節徑流、蓄洪防災、控制污染、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美化環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統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護濕地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濕地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民族的長遠利益。為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必須認真研究、科學制定并實施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基本戰略及其行動目標。為此我們建議:
5.1開展濕地保護的宣傳教育和專項保護行動
對翠湖濕地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的提高,取決于管理決策者和公眾對濕地重要性的認識。應加大對翠湖濕地保護意識和資源憂患意識的宣傳教育,形成保護濕地資源和實施可持續利用戰略的良好氛圍,提高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進一步使人們了解、認識、關心濕地。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要保證翠湖濕地在大力發展旅游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自身也得到很好的保護,為翠湖濕地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5.2建立濕地法制體系,完善濕地保護政策
完善的法制體系和政策是有效保護濕地和實現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應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地方性法規、規章,明確各級政府、相關機構的權限及管理分工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的經濟政策體系,建立濕地開發和利用補償及生態恢復管理政策;水資源與濕地保護結合的經濟政策;制定限制天然濕地開發和扶持人工濕地整治開發政策;提高占用天然濕地成本;建立鼓勵全社會參與保護濕地的機制等。協調濕地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依法對濕地及其資源進行保護和合理利用。加強和提高執法力度,嚴格執法。
5.3建立濕地保護管理的協調機制和保護管理體系
濕地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管理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跨部門、多學科、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關系多方利益。 政府部門之間亟需在管理方面加強協調與合作。建議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及各級人民政府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管理職權責任,規范部門行為,建立協調機制;鼓勵和引導當地居民及社區組織參加濕地保護工作;建立對天然濕地開發以及用途變更的生態影響評估、審批管理制度,并嚴格論證,依法審批和檢查監督。建立區域或流域性濕地保護協調機構,對河流流域生物多樣性和保護天然濕地進行研究。探索社區共管,成立社區共管委員會。遵循自然生態原理和農村經濟原理,吸收當地居民參加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引導勞力轉向,投資協助社區居民搞好供電、修路、節柴改灶、建立文化設施,舉辦致富技術培訓等工程項目。 翠湖濕地應該建立一個濕地監測站,開展濕地野生動植物種群及棲息地的監測。對受破壞的濕地動植物資源,通過種養措施,促進其恢復。
保護區管理應設立資源保護的職能部門,實行“三級管護”制度,即以該區管理處(局)為決策機構,保護站為分支管護機構,管護點為基層管護單元,組織有效的保護和科研隊伍,形成保護區資源保護網絡體系。保護區應配備林業公安派出所,維持治安和查處區內違法事件。合理布局管理處、站、點或監測站,進行道路、供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設置了望臺、觀測站、標牌、界樁、圍欄等附助設施,配備防火、病蟲鼠害、監測等設備。
5.4采取措施減緩濕地退化,加強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保護
根據翠湖濕地資源的現狀和實際,按照“全面保護、生態優先、突出重點、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深入持久地開展健康濕地“綠腎”工程。翠湖濕地是新建成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因為新,更要有效地采取措施減緩濕地退化,遏制人為活動造成的天然濕地數量下降趨勢。 建議將翠湖濕地保護、恢復與重建、合理利用納入北京市土地利用、水資源管理及相關的管理規劃,編制流域土地、水資源、野生動植物保護、使用管理綜合規劃和實施計劃,對其用途和使用權進行統一協調和調整,實行全市統一規劃管理。主要是要保護其生物的多樣性。
5.5加強濕地的科學研究,促進濕地的可持續利用
加強濕地科學研究,是認識了解翠湖濕地,促進濕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發展的重要保證。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是新興事業,科研力量和基礎工作薄弱。應盡快開展濕地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的科學研究,進行重點攻關,為濕地保護與管理提供依據。以先進理論與方法為指導,研究濕地資源開發利用最佳模式,在保護基礎上,充分發揮其綜合效益。 可持續利用方面,應當應對全北京市的濕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潛力進行論證和科學評估,從中吸收經驗,對翠湖濕地的可持續利用作出相應規劃,試行天然濕地資源開發利用許可制度;建立濕地環境影響評價及項目審批制度;進行濕地保護與利用試驗示范和示范區建設;推進濕地旅游資源合理利用健康發展等。
5.6多渠道籌措濕地保護資金,廣泛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
濕地保護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北京濕地保護行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國家的指導下,應積極進行國家重要濕地申報,增加重要濕地名錄數量;積極爭取國際援助,吸引國內捐助,鼓勵社會投資,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首都北京濕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發展。政府投資應發揮主導作用。要將濕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年度計劃,納入生態環境建設規劃與計劃,將濕地保護資金列入財政預算,以保證濕地保護行動計劃的實施。同時積極加強關于濕地保護方面的國內外交流合作,主要是學習一些成功的濕地保護案例,為翠湖濕地的可持續發展積累經驗。
5.7建設野生動物回到城市工程
利用城市河湖水系適當放養、馴養、招引水生鳥類,增加水體活力,創造人與動物和諧環境氛圍,是當今發達城市文明與進步的表現和標志。據研究資料,北京城區水域有8種越冬水禽,記載最大種群達1816只(1989年玉淵潭綠頭鴨),1989年玉淵潭出現鴨群與冬泳人群共游湖面的壯觀景觀。翠湖濕地的自有野生動物和引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經能夠在翠湖濕地很好的繁衍生息,建立翠湖濕地保護區,是保護野生動物,實現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良好方式。北京城市河湖水系是一塊展示人與動物和諧尚未利用的處女地,規劃在其中適當釋放有觀賞價值的人工繁育雁鴨、天鵝等水禽,增加水體生物多樣性及可視性,增強水面活力,創建人與動物和諧、休閑觀賞親近的人工景區,喚起并教育人們參與并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行為,增強北京環境形象。
5.8處理好濕地與水的關系
濕地保護和退化濕地恢復,特別干旱時期重要濕地水源補充救濟,需要水源保障。應從水資源現狀和降水氣候發展趨勢,制定濕地保障用水需求規劃,有利于濕地資源的保護及其退化濕地的恢復、發育或發展。如遇氣候異常,持續干旱,在水資源允許條件下,對重要濕地水源進行補充救濟,以基本維持濕地性質,防止惡化或進一步退化。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