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全國生態旅游行業的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齊聚南通,共同參加第十三屆中國生態旅游發展論壇,圍繞“新思想 新起點 新征程——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加快推進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主題,共同探討新時代生態旅游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生態旅游成為人們時尚的生活方式
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享受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提供的優質生態產品,生態旅游正在成為人們的現實選擇,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游管理辦公室2016年的調查顯示,超過98%的受訪者表示喜歡“走進森林,親近自然”,“清新的空氣”是吸引大家生態旅游的最主要因素。
“社會影響不斷擴大,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社會共同關注、合力推進的磅礴力量正在形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生態旅游游客量超過9億人次,約占國內旅游人數的30%,生態旅游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受到各方的普遍認可。
生態保護是生態旅游發展的基本前提
今年6月,兩辦印發文件,要求在自然保護地控制區內劃定適當區域開展生態旅游等活動,構建高品質、多樣化的生態產品體系。“這些年來,全國很多地方通過發展生態旅游山變綠了、水變清了,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民生福祉的極大改善,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收獲了金山銀山,實現了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實現了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的有機統一。”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王春益認為,生態旅游也是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有力抓手,綜合拉動性強、扶助功能大、受益面寬,有利于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就業,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推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生態旅游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社會生活需求,對走進森林、體驗自然的渴望給生態旅游事業提供了強大動力,在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助力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態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生態旅游發展的政策支撐不足,缺乏系統性、可操作性;生態旅游基礎服務條件弱,產品的有效供給明顯不足;人才隊伍嚴重不足,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在落實生態旅游理念方面還不到位,有很多短板需要補齊。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生態旅游分會會長賴明認為,生態保護是生態旅游發展的基本前提。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發展生態旅游的根本準則,做不好生態保護工作,就不會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旅游便無從談起。王春益也提出,生態文明是生態旅游的靈魂,生態文明的本質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本質上看,生態旅游作為環境友好型、非資源消耗型、生態資源共享型的旅游方式,高度契合生態文明理念。
多措并舉助推生態旅游大發展
如何充分學習和借鑒國外生態旅游發展成果,結合我國國情、民情,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生態旅游發展之路?論壇中,多位專家學者給出了具體建議。
劉東生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做好自然保護地管理與生態旅游發展這篇大文章,努力為生態旅游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提高生態旅游產品的有效供給水平,繼續大力引導和培育包括森林體驗、森林康養、自然教育、山地運動、冰雪旅游等在內的生態旅游新業態,加強試點示范建設,改善基礎服務條件,豐富生態旅游產品。抓好生態旅游的低碳發展、綠色發展。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本理念,推動旅游開發從“工業化模式”向“生態化模式”轉變,絕不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發展旅游。同時要凝聚社會力量,加強保障體系建設,做好宣傳推介,讓百姓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好山好水。
王春益認為,需要在生態旅游的發展內涵與理念基礎、生態旅游的資源環境支撐途徑、生態旅游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生態旅游環境教育與生態文明理念傳播功能等方面加強研究和探索,形成國家層面的宏觀設計與制度安排,為推動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政策支撐和實踐基礎。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