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江海之約 森林之旅”為主題的“2019中國森林旅游節”在江蘇省南通市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來自巴拿馬、丹麥、古巴、韓國、日本、印度等近10個國家代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及相關部委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森工(林業)集團公司代表;相關地市、區縣(包括部分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縣、貧困縣)及相關部門代表;各類森林旅游地代表;各類企業、社會團體、旅行社、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代表及當地四套班子和各級部門代表近4000人參加開幕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宣布開幕。
開幕式現場 從容攝
據了解,中國森林旅游節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辦的最重要的節慶活動,是森林旅游行業營造氛圍、凝聚共識、聚合力量、推動發展的大平臺。本屆森旅節主會期將為期三天。整體活動將包括由活動開幕式;全國森林旅游風光和產品展示、全國森林旅游扶貧推介展示;全國森林旅游推介會暨森林旅游合作簽約儀式;第十三屆中國生態旅游論壇;2019全國自然教育論壇;2019全國森林療養論壇六個主體活動組成。據主辦方介紹,本屆旅游節,還將把長江經濟帶的11個省市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進行集中展示,讓公眾對長江沿線的自然風景資源、生態建設和森林旅游發展情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喚起人們對長江大保護的關注,并自覺為長江大保護作出應有的貢獻。
數據顯示,森林旅游已成為我國林業草原三大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森林旅游的游客量年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2018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6億人次,占國內旅游人數約30%左右,創造社會綜合產值約高達1.5萬億元。2019年上半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超過9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約8500億元,同比增長13%,森林旅游繼續保持著快速增長態勢。
記者了解到, 本次森旅節吉祥物由一對男女娃娃組成,分別叫“囡囡”和“童童”。其設計靈感源于南通“五山”,并融入藍印花布、市樹廣玉蘭、市花菊花以及江海浪花等南通元素,充分體現了“五山拱北、江海鎖月、山江輝映”的寓意。為了能把“2019中國森林旅游節”打造成一個富有國際化、民族化、江海風情特色的森林旅游盛會,除了舉行六大主體內容活動外,南通當地還將同期舉辦第30屆中國·南通菊花展、全國精品盆景展、“長江之歌”森林音樂會、首屆南通國際馬拉松賽、南通濠河國際龍舟邀請賽、南通森林旅游嘉年華既長壽美食節、關愛自然萬人萬米徒步行、南通江海國際鐵人三項賽及2019全國森林旅游生態休閑產品展示活動9個自主活動助力本屆旅游節。
開幕式現場 從容攝
“2019中國森林旅游節執委會”主任、中共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表示,南通地處長江入海口,通江通海通上海,素有“江海明珠”、“揚子第一窗口”的美譽,歷來崇尚自然、熱愛綠色。一百多年前,南通先賢張謇倡導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植樹節、第一部《森林法》,在南通勾畫出“一城三鎮、城鄉相間”的森林城市雛形。他表示,此次中國森林旅游節放在南通舉辦,是對南通城市建設、管理、旅游服務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一次全面檢閱。是提升南通城市品質和服務能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重大契機,并要求當地需持續深化森林城市建設,推動全市森林綠化再上新臺階。記者發現,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南通城區,綠色舒適度和綠色獲得感已經變得觸手可及,在此前迎接森旅節大會戰的日子里,南通市通過拆違建綠、拆墻透綠、拆舊添綠、拆臨還綠,讓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0%。目前,南通主城區已建成規模小游園24個,并建成百米寬沿江沿海生態廊道、單側林帶100米的中心城區高速和鐵路生態廊道、15條單側林帶50米的河道生態廊道,整個城市的森林生態體系讓當地市民“抬頭見綠、出步入園”。除了南通主城區外,當地還著力推進森林進鄉村,撫育農村森林350平方公里,包括當地沿海地區的鹽堿地也披上了“綠裝”。一些沿海灘涂的近自然人工林,種植樹種多達200多種,吸引各類鳥類棲息、遷徙記載就有213種之多。
森綠圍城 朱昊晨攝
多彩嗇園 通軒攝
陸志鵬表示,要打造一批以森林為主題的精品生態旅游基地,因地制宜建設更多森林生態文化傳播場所,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森林綠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徐惠民在此前多次表示,要以舉辦森旅節為契機,高起點實施長江北岸林帶工程,不斷提高景觀效果、屏障功能和建設品質;并著力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加快標準化建設,推動特色化提升,提供精細化服務,進一步優化旅游環境。
森林濕地一隅 陳建華攝
在通外國友人已連續十多年在當地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肖林攝
記者了解到,當地在森林旅游文化的助力下,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擁有包括5A級景區在內的A級旅游景區(點)52處,省級旅游度假區4家、新建10個森林公園和9個濕地公園,實現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縣(市、區)全覆蓋,建成了100個生態休閑精品景點中星級鄉村旅游區就達83家,其中國家三星級以上的21個,在江蘇省級鄉村旅游區名單中,南通共有24個旅游區上榜,其中,如皋市還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森林綠化建設的良好氛圍,在當地,植綠、護綠、愛綠已成為全民的自覺行為,甚至外國友人也會積極持續地加入到當地義務植樹隊伍。“互聯網+義務植樹”、樹木認養示范園、國際生態林等成效顯著,三年累計建成義務植樹基地78個,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80%以上。據國家統計局南通調查隊調查顯示,當地民眾對森林城市建設的支持率達到98.3%、滿意度達到93.8%。同時,南通市還累計建成科普場所25處,每年開展科普活動10次以上,植樹節、愛鳥周、濕地日等活動也已深入人心。南通森林文化的張力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也愈發顯現。
新建成湖面面積近267公頃的“紫瑯湖”已經成為當地市民休閑網紅地 從容攝
據了解,南通市名列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27億元,2019上半年,南通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80.1億元,增長6.5%,挺進2019上半年全國城市GDP前20強,位列第19位!在中國百強城市(包括北上廣深)綜合排名第23位,在江蘇省內排名第4位。已進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萬億俱樂部”的沖刺階段。當前,南通緊緊把握“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機遇,奮力建設集“生態屏障、產業腹地、創新之都、文化名城”于一體的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
當地沿江生態大保護一景 通軒攝
在城市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在高速發展,形成生態建設、經濟建設同步協調發展之勢。近三年以來,長江生態修復與保護、沿海防護林建設、大型生態廊道建設等均取得新突破。三年里,南通市新增造林面積35.67萬畝,市區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達到41 %和44%以上,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8平方米以上,生態容量不斷擴大。截止2018年,全市現有林地覆蓋面積約19.7萬公頃,林木覆蓋率約24.6%;濕地資源保有量約46.4萬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約47.6%。建成市級森林城鎮49個,省級綠化示范村、市級森林村莊等201個,村莊綠化率達到30%以上;新建、更新及完善農田林網控制面積107.6萬畝;實施森林撫育面積61萬畝。2018年,南通市被國家林草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隨后,“南通五山國家森林公園”也正式授牌。
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一景 通軒攝
中國最美鄉村——如皋顧莊 通軒攝
作為全國知名的“中國花木之鄉”、“中國湖桑之鄉”,花木、湖桑、經濟林果、林下經濟等產業面積超百萬畝,年產值過100萬元的產銷聯合體986家,年度花木交易產值超百億,紅木雕刻產業更是占江蘇省的半壁江山。其中,如皋、啟東、海門已形成數個規模大影響力深的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集花木交易、生態旅游、電子商務、會展經濟于一體的生態旅游產業,正呈現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與此同時,南通市傳統湖桑產業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良機。圍繞“國家級蠶桑綜合標準化示范區”、“江蘇現代蠶桑產業園區”、“蘇中蠶桑綜合試驗站”等建設,推進蠶桑產業轉型升級。建成蠶桑家庭農場121個、專業村26個、重點鎮9個,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桑-農”復合經營,累計發展桑園套種蔬菜、套養家禽等綜合利用面積約10萬畝,畝均增加收入約0.2萬元。據統計,截止2018年底,南通全市林業總產值近200億元,比上年增長5.3%,實現了多年連增。通過持續深化森林城市建設 ,森林生態產業已經成為當地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綠水千山”正在成為當地百姓富民增收造福子孫的“金山銀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