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林濕發[2010]1號)的定義,濕地公園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為目的,可供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宣傳、教育、科研、監測、生態旅游等活動的特定區域”。
從該定義可以看出,濕地公園具有多重功能。然而,不同的濕地公園,根據不同的實際和區域需求,在其多重功能中又有主導功能來指導濕地公園的發展方向。根據目前已建的濕地公園現狀,本文把濕地公園歸類為生態保護、合理利用和科普宣教3 種主導功能。
生態保護功能是濕地公園的基本功能。通過濕地公園的建設,消除濕地所受脅迫因子,減緩濕地退化趨勢,對現有濕地生態系統進行較好的保護,并保護眾多動植物的良好生境,保護物種基因庫,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服務功能的發揮。濕地公園的生態保護側重對象又可細分為特定的濕地類型和生態系統、動植物棲息地和生境、水源地和水資源、文化資源等。主要做到:保護對象要明確、保護方法要科學、保護過程要長期、注重生態過程的保護、注重濕地文化的保護。代表例子:(1)水源地保護:江西東江源、陜西漢水源;(2)文化資源保護:湖南汨羅江(屆原文化);(3)紅樹林濕地保護:廣東九龍山紅樹林、海南新盈紅樹林;(4)巖溶湖泊濕地保護:廣東星湖;(5)高山沼澤濕地保護:湖北大九湖;(6)水禽棲息地保護:江西藥湖;(7)大型通江湖泊保護:江西東番陽湖;(8)高原湖泊保護;西藏多慶錯。
合理利用功能是保障濕地公園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在保護生態系統的前提下,根據濕地公園實際,結合市場需求和生態承載力,開展包括生態種植、生態養殖、生態觀光、度假休閑、康體保健、文化體驗為主導的濕地資源合理利用項目,一方面可增加地方收入,提高周邊社區群眾收入,增加濕地保護的經費來源;另一方面,通過合理利用,可轉變社區群眾的思想觀念,提高其濕地保護意識,促使群眾自發地進行濕地保護。首先,利用方式要適當、強度要適度,其次,利用要體現可持續性,生態旅游不是利用的全部,最后,要劃分不同利用強度的區域,要進行適時的監測。代表例:(1)城市濕地利用:浙江西溪;(2)生態濕地農業:江蘇溙湖;(3)城郊休閑度假:湖南千龍湖;(4)綠色生態養殖:湖南東江湖;(5)沼澤生態旅游:黑龍江新青;(6)城市湖泊休閑。
科普宣教功能是濕地公園的主要目標。在利用濕地公園內良好的生態系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生態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通過濕地博物館、濕地宣教中心、濕地文化長廊和宣教長廊等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室內和室外相結合的方式向大眾傳播濕地知識、灌輸濕地保護意識,讓公眾通過在濕地公園中親身體驗和感受濕地,提高濕地保護和環境保護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形式多樣,內容科學,手段先進,設施要體現近自然,體現“三全”的要求——“全公園宣教、保護管理全過程宣教、全員工宣教”。典型:(1)濕地綜合科普宣教:浙江西溪;(2)植物種質資源保護:山東濱湖(荷花種質資源);(3)運河文化展示:山東臺兒莊運河;(4)特定民俗文化展示:江西儺湖(儺文化);(5)生態凈化功能展示:重慶彩云湖、遼寧蓮花湖;(6)梯田文化宣傳:云南哈尼梯田;(7)防洪、發電功能:湖南雪峰湖。
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的相關要求
基本條件:① 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濕地生態特征顯著;② 以濕地景觀為主體,融合濕地景觀和人文景觀并具有生態、科學、教育、其他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價值;③ 能夠在保護濕地野生動植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④適宜的規劃面積應能保持濕地生態完整性和其周圍風貌。
管理條件:①區域內無土地權屬爭議,濕地公園經營機構具有土地使用經營權(包括承包、委托經營管理協議);② 濕地生態用水權益基本保障;③ 建設投資主體確定,運行維護投入制度健全;④ 濕地公園經營機構明確;⑤ 具備開展濕地保護等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的能力;⑥ 相關利益主體無爭議。 建設程序:
濕地公園申報 按國家林業局2005年下發的《關于做好濕地公園發展建設工作的通知》(林護發[2005]118號)和《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林濕發[2010]1號)中的規定,國家濕地公園申報和審批程序。試點建設:目前,我國對國家濕地公園采取試點建設模式。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自批準試點之日起6 年。試點驗收: 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由所在地省級林業主管部門依據本辦法的要求及標準進行自查后,向國家林業局提出申請。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國家林業局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評估驗收;對驗收達標的,授予國家濕地公園稱號。
編制科學的濕地公園規劃、制定科學的管理措施
1)規劃編制單位: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參照有關規定編制。濕地公園的撤銷、范圍的變更,須經國家林業局審批。同時,濕地公園規劃單位與人員要有較完善的濕地知識,還要有一定的生態、地理、水文、規劃學和經濟學等知識。
2)規劃內容:濕地公園規劃的內容要具體、深度要有可操作性。主要包括:① 規劃內容既要包括以生態保護、生態恢復與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為主的保護與修復內容;還要包括科普宣教、科研監測等項目;同時,還要結合實際,對濕地公園的利用方式、產品配置、對外宣傳等做出詳細安排;② 濕地公園的規劃內容應建立在濕地公園實際和市場需求的基礎上,規劃的項目在科學的基礎上要具備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規劃的協調:濕地公園規劃要處理好長期保護、與相關規劃協調、與農民、地方社會經濟和城鄉發展的關系。一方面,要充分遵循現有的相關規劃,尤其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區域發展規劃和旅游發展規劃等,使濕地公園統籌到地方社會經濟和城鄉發展規劃的統一框架下;另一方面,濕地公園規劃還得從自身專業出發,要充分考慮到與社區的協調發展,帶動社區共同發展。 4)保障:主要包括完善的法規政策保障、完整的組織機構保障、多渠道的資金保障、規范的工程管理保障、堅實的科學技術保障、健全的人才隊伍保障、及時跟進的宣傳保障。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