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效實現途徑,是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項十分緊迫而重要的任務。結合各地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泛實踐和筆者最近的思考,談幾點認識,供大家參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具有實踐性的理論品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現在廣為接受、積極踐行,并取得明顯效果,充分說明這一理念的正確性,而這一理念的正確性源自于其實踐性。如果要追根溯源,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和浙江主政時就形成并提出這一理念。在福建工作期間,他就五下長汀,走山村、訪農戶,摸實情、謀對策,推進水土流失治理,推動長汀實現了荒山-綠洲-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轉變。2001年,他深入武平縣進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調研,做出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的決定。2005年,他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到安吉縣調研,當他看到該縣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實現脫貧致富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到中央工作后,他綜合國際國內情況,從戰略和大局層面進一步思考、探索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就包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國際許多場合,闡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理論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3月,《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進中央文件,成為推進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并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隨著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寫入黨章,寫入憲法,這集中體現了全黨的意志和全國人民的意志。今年5月份,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黨中央明確提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思想,是在探索實踐中逐步形成,又在指導實踐中不斷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對立統一的關系,揭示了國家建設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的辯證關系,彰顯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理念,為我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與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長白山林海 宗玉柱攝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必將激發巨大潛力和打開發展新局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十分貼切我國實際情況和生態文明建設實際需要。我國幅員遼闊,陸地自然生態系統多樣,具有豐富自然資源,挖潛空間非常巨大。
一是林地、草地、濕地和荒漠及生物多樣性,具有非常巨大的開發利用潛力,本身就蘊含著一座座金山銀山。我國有46.9億畝林地、60億畝草地、8億畝濕地和39億畝荒漠,構成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這些生態系統里有8.7萬個物種,使我國物種資源位居世界前列。這些自然生態系統和物種資源是最大一筆自然資源資產,可以直接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們還要通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這些資源資產得到進一步保值和增值。不難看出,這些資源恰是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基礎。
二是依托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物種資源發展生態產業,可以創造出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托綠水青山,我們可以繼續發展木材培育、木材加工、木漿造紙、林產化工、林業機械等傳統產業,又可以著力發展經濟林、林下經濟、森林康養、森林旅游、休閑觀光等特色富民產業,還可以培育發展生物質材料、生物質能源、生物制藥、生物炭基肥、生物農藥等新興產業,打造出一座座金山銀山。據統計,2017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萬億元,林業主要產業帶動5200多萬人就業,全國森林旅游總人數14億人次,社會綜合產值1.15萬億元。
三是加強保護修復森林、草原、濕地和荒漠生態系統,不僅可以提供優質生態產品,還可以發揮生態服務功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對我國森林資源及其生態功能40年監測評估的結果表明,近40年間,我國森林生態功能顯著增強,森林調節水量增加了2827.72億立方米/年(相當于7個三峽庫容),固土量增加了37.04億噸/年,保肥量增加了1.84億噸/年,固碳量增加了2.06億噸/年,釋氧量增加了7.36億噸/年,吸收污染氣體量增加了191.95億千克/年,滯塵量增加了28.53億噸/年,森林的生態服務功能不止于此。我國陸地生態系統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價值核算研究結果顯示,2015年森林、濕地、草地、荒漠等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為72.81萬億元,是當年GDP的1.01倍。可以肯定地說,綠水青山日夜給我們提供調蓄洪水、調節氣候、土壤保護、養分循環、凈化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多年來,筆者一直主張和始終提倡綠色GDP核算制度,就是基于這一考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現途徑需要務實有效的機制保障
目前,各地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效實現途徑成效初顯,出現了一些典型性、示范性的做法,很有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但客觀上,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面臨著一些突出的挑戰和困難。對此,筆者有一些很強烈的感受:
一是我國國土幅員遼闊,生態資源類型多樣,在探索“兩山”轉化實踐中,一定要因地制宜、貼切實際、創新求實,充分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和發揮地方積極性,決不能機械地一個模式“套天下”。
二是在探索“兩山”轉化實踐中,一定要抓住主次、把握關鍵、統籌協調,緊緊抓住林業和草原這一關鍵,聚焦綠水青山的培育、轉化、永續發展,針對重要環節推進改革。
三是在探索“兩山”轉化實踐中,一定要堅持人民為中心、加強政府引導、發揮市場作用,在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的同時,更突出人民群眾得實惠的原則。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根本大計;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效實現途徑就是要讓生態文明建設永續發揮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就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務實有效的機制支撐。為此,筆者提三點建議:
一是啟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示范區建設試點,探索生態系統的生態產品和生態功能價值化的實現機制。
二是加強綠水青山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自然資源培育發展。堅持保護優先和人工促進自然恢復為主,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努力構建健康安全友好的自然生態格局。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加強推進森林經營工作。加強完善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國家公園建設等生態工程政策。著力發展生態新興產業,構建綠色特色富民產業體系,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和綠色發展。
三是抓緊推出配套改革措施。從國家層面,抓緊推進國土空間規劃及“多規合一”,加強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確權登記和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負債表和離任審計等制度體系,加快落實生態補償機制和綠色金融政策等工作。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