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的起源
公元1960年代初期,英國的西南部與中部人口較稀疏的農家,為了增加收入開始出現民宿,采用B&B(Bed and Breakfast)的經營方式,它的性質是屬于家庭式的招待,這就是英國最早的民宿。
什么是民宿?
1
基本定義
利用住宅空閑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為外出郊游或遠行的旅客提供個性化住宿場所。
2
發展歷程
民宿旅游緣起于歐美發達國家,亞洲民宿始于日本,盛于臺灣。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粗糙而且原始的農家樂階段;
(2)一些在城市里資產小有積累的退休人士,回鄉重構夢想;
(3)一些年輕的精英和創新型人才,他們以新農民的身份選“鄉”過起了田園牧歌的生活。
3
民宿的種類
一諾規劃認為從功能上可以分為五大類:
(1)農業體驗型
以農林漁牧業為基礎,含吃、住、娛、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場所。
(2)民俗體驗型
以地理人文景觀為特色,為游客提供休閑度假場所。
(3)度假休閑型
海濱、草原,海島,森林,雪山、溫泉等擁有獨特旅游資源的地方,可以滿足游客放松休閑需求的場所。
(4)藝術體驗型
會體現出強烈的店主的風格,有較多的設計元素,酒店本身能給用戶帶來獵奇的心理,或能提供一些個性化產品或體驗活動的地方。
(5)自助體驗型
強調自助互助、實惠、不浪費,以社群生活和文化交流著稱。顧客多為背包客、夫妻或結伴而行的游客。
4
民宿的特點
可以概括為6大特點
(1)利用住宅個性化經營;
(2)結合本土地域文化;
(3)建筑和裝修風格上具有濃厚的當地特色或店主個人特色;
(4)經營項目上可提供體驗式或自助式項目;
(5)住宿規模小;
(6)家庭般的住宿氛圍。
5
差異性
(1)客棧
專業化經營,管家式服務,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在建筑和裝修上呈現出古色古香,雕梁畫棟,古樸典雅、小橋流水的特點。
(2)鄉村酒店
專業化經營,酒店式服務。
(3)民俗村
集傳統的地域性民族民俗文化特色,自然景觀環境或人文景觀,具有一定文化欣賞價值,并能提供旅游者吃、住、游、娛的旅游勝地。民俗村具有以下幾種形式:原始的傳統民族村、主題性民俗村與鄉村休閑民俗旅游村(鄉村風情民俗旅游與鄉村農業旅游)。
(4)農家樂
發生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特點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為對象的旅游活動。狹義上講就是農民利用自家院落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吸引游客來吃住玩游娛購的旅游形式。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